返回 第787章:流金之地来沈郎、我若不取、天道不让  南宋第一卧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87章:流金之地来沈郎、我若不取、天道不让[1/3页]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适当的引导,使民间的尚武之风兴起,这也是沈墨办报的一个初衷。

  人民不一定非要孔武有力,但是他们一定要有血性。这是沈墨这次宣传战的另一个目的。

  ……

  “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将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二。

  这是历史上真实的记载,讲的是在公元1002年,也就是檀渊之盟前的3年,宋真宗时,代州有一个进士叫李光辅,很擅长刀剑。WwW.XiaoShuo530.com

  他前往开封见了宋真宗,宋真宗一看这人居然会武术,心道这怎么可以?要都像你一样,我大宋岂不是药丸?最后真宗没重用他,让他回家种地了——要知道代州不是别的地方,那可是雁门关的所在地啊!边关的人习个武原本很正常,结果一个中了进士的人,却因为“好击剑”就

  不用人家了,这就是大宋!

  真宗宁可边关老百姓都是任游牧民族宰割的柔弱书生,也不愿意出现一个尚武的进士。他宁可养着几千万温顺的绵羊,年年给辽国送岁币,也不愿意让绵羊们“好剑”。

  咱们可以想象的出,如果真宗能多重用几个李光辅这样的人,大宋一定不会有什么“檀渊之盟”之类的惨剧发生。

  也可以说,大宋不是军事不强,而是他们压根就没想要把军事搞强。

  为了防范所谓的武将作乱,所有能把军事搞强的做法,在之前的大宋皇帝心中,那都是宁可死也不会去做的。

  而现在,在沈墨悄悄的引导之下,在临安这个大宋的中心,对于武将和兵事的观感,却正在无声的渐渐转变着。

  ……

  而整个临安人都在孜孜念念,魂牵梦绕的沈墨,他现在在干什么呢?

  沈墨带领部队上船之后,一路沿着淮河顺流而下,眼看着就到了距离楚州城还有十余里的淮阴。

  这里就是淮河被黄河挤占之后,两河分界的地方。

  黄河在淮

第787章:流金之地来沈郎、我若不取、天道不让[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