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913章:孤城勇斩单于时、名将之姿、命数如此[2/3页]
贯是在江西九江修水,他在少年时是白鹿洞书院的学生。
他在历史上后来投奔到淮东制置使赵葵的幕下……注意,这个淮东就是沈墨的淮南东路。
他在嘉熙年间担任“知招信军”的职务,在汴城、河阴、安丰曾经数次战败蒙古军。
他在淳祐元年时(1241年),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
在四川的那段时期里,他构筑了山城防御体系,有力的抗击了蒙古军。
从淳祐三年(1243年)到淳祐四年(1244年),余玠曾经和蒙古军大小三十六战,战果显著。
后来他又率军北攻兴元府,还击退了进兵成都、嘉定的蒙古大军。
在历史上的余玠在南宋危难之际临危受命,竭力经营巴蜀数十年,为支撑南宋王朝半壁河山做出了杰出贡献。
就因为沈墨刚才想到了钓鱼城,终于把历史上的这位余玠给联想了起来。WwW.XiaoShuo530.com
至于为什么余玠会在少年时代会来到沈墨的淮南东路,并且在他的利刃营三期成了一名学生,这里边的原因沈墨回忆起余玠的平生之后,立刻就想通了。
原来这位余玠在文学和军事方面都有出色的才华,不过他的一生却是命运多艰。
在余玠一辈子里,一共遭遇了三次莫名其妙的灾难,而且是因为三个和他基本上没什么关系的人,让他这一生笼罩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历史上的余玠在白鹿书院读书的时候,因为在茶馆里和一个人打架,推了那家伙一把,没想到那个人嘎一下就死了。
弄得余玠只好逃离白鹿书院,开始游历天下……这其实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这哥们就是潜逃了。
然后他在蜀中成了一员主将,人生开始一帆风顺的时候,第二次又遇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
就是在余玠接连抗击蒙军,建立了蜀中山城防御体系之后,他曾经率领军队北伐蒙军,并且迅速取得了优势。
当时的余玠想
第2913章:孤城勇斩单于时、名将之姿、命数如此[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