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六十六章 导弹的问题  超级武器交换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百六十六章 导弹的问题[2/3页]

  局,由无线电近炸引信和战斗部舱、无线电驾束式制导控制舱、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的稳定舱和无线电天线接收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

  但是,只要想想当时的电子技术就知道了,机载雷达和导弹本身的性能很差,“三点法”驾束制导方式落后,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

  所以,虽然这款导弹被仿制出来了,成为了霹雳-1,但是由米格-19仿制得到的歼六,使用的还是航炮。

  1962年,熊国转让了米格21飞机及其配备的k-13导弹的生产技术资料和样品,米格21成为了歼七,而仿制的k-13导弹,成为了“霹雳”2号。

  而这款导弹在研制中,还参考了鹰国的“响尾蛇”aim-8b导弹残骸,汉国于1964年11月全面展开仿制工作,这就是“霹雳”2的由来。

  霹雳”2导弹的导引头内装有硫化铅光电探测器,探测角度不过3.5度。导弹发射前必须锁定目标,因为探测角度非常狭窄,这就需要飞机精确地对准目标,在25度锥角范围内跟踪目标。m.XiaoShuo530.Com

  导弹固体推进剂助推器的工作时间只有2秒钟,可把导弹加速到约700米/秒。这种导弹的破片战斗部可产生约1000个破片,战斗力还算不错,但其红外近炸引信的灵敏度不够,普通的干扰措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蒙骗。

  说了半天,霹雳-2只能从尾后攻击敌方战斗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要求。

  所以,汉国自己有开始了“霹雳“3导弹的研制,这是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空空导弹,,其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和杀伤威力,原计划装备歼-8用于拦截高空高速目标。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款导弹到1980年4月正式定型。1981年生产出50枚导弹,1982年发射8枚导弹用于定型补充试验。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并未装备部队使用。

  这些,还都是近距的空空导弹,几乎没有一个能用的,真正能用的,还是引进了大卫国的怪蛇导弹技术生产的。

  至于中距空空导弹,那得到了九十年代,同步引进了苏-27sk后,才获得了上面的r-27导弹,汉国算

第五百六十六章 导弹的问题[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