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仙女送珠  盗浪淘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四十四章仙女送珠[2/3页]

  亭所在之处,是人为修建的一处平台,造型相当别致,底座好似个突起的八卦台,一左一右各有条台阶。

  亭上的瓦片新旧掺杂,修补过很多次,柱子上的漆皮也剥落了不少,露出里面结实的木纹。

  亭子孤零零的像颗钉子扎在半山腰里,四下通透,晚风穿梭,吹得人好不惬意,尤其是风过亭檐时,挂在四角的古铜风铃,“叮铃铃……叮铃铃……”响得脆生,倒让亭子破旧的容颜在夕阳里莫名多了几许古味。

  明珠这时悄悄使个眼色,示意我观察四周。

  我便赶紧趁着她吸引小阎王注意力的时机,四处张望。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果然被我看出些门道:先说凉亭的位置大体上是在半山腰里,但实则不然,我大致目测了山上到山下的位置,以亭子的高度为基准,山上山下以三七之比分开。

  《陈氏辨鬼图》的“地字篇”里记述,天下高山皆有山眼,所谓山眼就是一座山的心脏之处。

  “地字篇”里把山比人,称山体蕴含阴阳,但它下连地脉,而地为阴,所以一座山从阴阳之势上判断,必定是“阴占底七分,阳留顶三分”。

  这“七分、三分”的界限就是以山的高度划分。m.XiaoShuo530.Com

  自古以来,天生的风水宝穴并不多,有人退而求其次,选那些缺一分、两分的穴位,加以改造,人为的造出一个风水宝穴来。

  “山”做为风水堪舆的重要目标,其体形大,位置固定,又因山眼存在而阴阳分明,可以明显的影响其周边一大片区域的风水流转。

  有些穴位,趋阴避阳,却因为临近大山,被山底七分阴气陡增穴中阴煞之气,反倒成了凶穴;

  有的穴位,藏风临水,不巧又临高山,只好任山头三分阳气日夜悬顶,好风好水变成了风助火势、水煮命门。

  风水中的江河却不同,它们能堵能疏,一通改建耗费的人力物力比挖空一座大山要少得多。

  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辛苦找到的可造之穴,被一座山给毁掉,所以有些人选择了“堵山眼”,人为的把山眼破坏掉,让整座山成了死山,失去影响其周边风水的能力。

  只是此法唯一缺点便是一旦用来堵山眼的阵法遭到破坏,那山体阴阳便会恢复,继而

第四十四章仙女送珠[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