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天兵照雪下玉关  大唐不良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十七章 天兵照雪下玉关[1/3页]

  “以饥民迷惑唐军,以百战精锐趁夜偷城,并及刺杀唐军大将。

  若成,则唐军不战自溃。

  就算不成,我们还有第二步。

  与高句丽约定后,早有高句丽部大莫离支手下射雕手及弩弓部,随臣借道入百济。”

  “沿途城主愿意放行?”

  “有王的大义在,又不用入城,只需他们提供一些粮草,那些城主,大半还是愿意的。

  就算少数不愿意,也可以劫掠地方,那些村镇,都有粮草。”

  道琛缓缓的说着。

  从他的声音里,扶余丰嗅到一种异样的杀气。

  不禁有些背心发凉。

  高句丽的人入百济,却要百济人提供粮草,若城主不愿意提供,高句丽人便洗劫村镇。

  可想而知,这些人劫掠过后,哪怕没杀人,那些村里的老幼妇孺失去了粮食储备,也一定活不成了。

  而高句丽人入百济,又怎么会不杀人?

  那些高句丽人,可都是杀人魔王啊!

  半岛,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国力,以高句丽最强。

  新罗次之。

  百济最弱。

  而高句丽最盛的时候,带甲六十万。

  中原政权从南北朝至隋唐,都视高句丽为心腹大患。

  每当中原战乱,高句丽便极力扩张。

  从半岛上小小的一域,渐次吞并大半辽东,引起中原王朝的强势反弹。

  但高句丽人的勇猛,也令中原人吃了大亏。

  半游牧半农耕的习性,令高句丽人兼具游牧民族的侵略性,与农耕文明的韧性。

  贞观十九年,太宗皇帝以近五万大唐精锐,正面战场上打垮了高句丽十五万大军,歼灭、俘虏过半。

  这一战,虽然体现了大唐武德充沛,但最终顿挫于安市,唐军无法继续深入。

  高句丽仍没有伤到筋骨。

  而唐军虽然在战术上取得大胜,但赢得并不轻松。

  韦挺、崔仁师、杨师道因表现不佳被贬或免。

  张君义、傅伏爱因过被斩。

  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李道宗重伤。

  王君愕、颜师古、岑文本、姜行本因病或因伤而死。

  这些人,皆为大唐开国名将。

  哪一个拿出来,都是震慑四方的将星。

  但在对高句丽的战役里,唐军高级指挥官,大部份不得不亲自上阵肉搏,与高句丽人刺刀见红。

  可以想像,当时的战役中,高句丽人带给唐军极大的压力。

  唐军虽然人少,但也已使出每一分潜力。

  如果不是初唐所向无敌的军队,名将云集的武将集团,强大如泰山般巍峨的朝廷调度,再加上一个千古一帝,名将中的名将,太宗李世民。

  换任何一个人上来,在高句丽的拚死反击下,只怕自己会轰然崩塌。

  前隋,便是最好的证明。

  隋炀帝扫平前朝时,用兵也如催枯拉朽一般。

  史书里一般说那些仗都是隋炀帝手下将领打的,但却忽视一个问题。

  同样是隋炀帝指挥战役,为何征高句丽会是惨败的结果。

  萨水之战,高句丽歼灭隋朝八万精锐府兵。

  蛇水之战,高句丽以多打少,全歼庞孝泰所部。m.XiaoShuo530.Com

  答案只有一个。

  巅峰时期的高句丽,是一个武德不亚于中原王朝的区域性霸主。

  高句丽并不是软柿子,而是不亚于后来吐蕃、南诏、西夏的霸主。

  若不是太宗贞观十九年的攻略,以及后续的一系列

第三十七章 天兵照雪下玉关[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