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六章 应对  大唐不良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一十六章 应对[2/3页]

  津都督,战功彪柄,立下灭高句丽,灭倭国,定百济之不世之功。

  堪称李治朝如今年青一辈,最光芒闪耀的将星。

  苏定方的兵法传人。

  被英国公李勣所看中。

  又是武皇后视为亲弟之人。

  这样的人物被刺杀,如果不做出点反应,才是咄咄怪事。

  苏大为被刺杀,他受了暗算,受了不公的对待,受了委屈!

  如果这个时候入宫了,你要陛下怎么办?

  陛下能立刻交出凶徒吗?

  那势必不可能。

  所以苏大为暂缓入宫,看似是浑不吝,倔脾气上来。

  实则是给了各方缓冲的时间。

  乃是一种极高明的策略。

  有这个时间做缓冲,陛下想必能想好该怎么应对,最重要的是,该如何补偿苏大为。

  毕竟,大唐的熊津都督,在此事中,是“受害者”。

  这是第一层意思。

  此外还有第二层用意。

  苏大为如今已迈入唐军高层将领,身份贵不可言。

  若被刺杀都不做出反应,那以后岂不是谁都可以踩一脚了?

  他势必要做出激烈反应。

  既让人看到他不好惹,释放出强烈的“讨凶”信号,同时也要极度克制,不至于太逼迫李治和武媚娘。尒説书网

  如此,才有了他先后大闹长安、万年两县,向两县县尊讨凶。

  又冲入大理寺,向大理寺卿讨要凶手的惊人之举。

  看上去,确实是气焰嚣张,蛮横无礼。

  可是考虑到苏大为此时的身份背景,以及他所遭遇的事,便又会觉得,此事他做得极为稳当。

  至少陛下和武皇后,是松了一口气。

  只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追讨凶手,以及补偿苏大为之事上。

  如此,苏大为便将被刺杀之事,转化为一箭双雕之策。

  除了这两层用意,他还有另一件事。

  “大理寺那边我下午去时,顺便去了都察寺衙门,当时大虎和李郎都不在。”

  “那时我们已经收到消息,全长安都闹得鸡飞狗跳,各大衙门都为了你的事在奔忙,在追索可疑之人,都察寺也没闲着,我们两人分别带人去找线索去了。”

  李博回道。

  就刺杀事件本身,并不是多大的事。

  规模不大,只是单人事件。

  没伤到苏大为一根毫毛。

  但这事件背后……足以令苏大为,令整个都察寺都警惕。

  当时刺杀他的人,自称都察寺秘探。

  都察寺从诞生开始,就是大唐最隐秘的衙门。

  知道它的人,两手数得过来。

  必是朝廷中高层中的高层,核心中的核心。

  但此次刺杀之人,不但知道都察寺,还知道用这层身份来接近苏大为。

  显然已经洞悉都察寺的内情。

  这是第一个值得警惕之处。

  还有第二件令苏大为苦思难解之事。

  如果真是想杀自己,连都察寺这么隐秘都探听到了,没理由不知道,自己是异人,实力高强。

  按常理推,要杀自己,必然布下天罗地网,必杀之局。

  但白天那刺杀,那一个人,一把刀,跟个笑话一样。

  苏大为都不用自己出手,光是身边的亲兵,已经将那人擒住。

  只可惜,对方是个死士,被擒住的瞬间,已经咬破牙中毒囊,毒发而死。

  从这些信息判断。

  对方只是有了刺杀苏大为的举动,却并没有真的杀死苏大为的准备和决心。

  这就引发另一个问题。

  藏在幕后之人,这么做的目地,是什

第一百一十六章 应对[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