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 托付  大唐不良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十七章 托付[2/3页]

  是必然。”李治摆了摆手:“今天朕说得有点多了,因为你和旁人不同。”

  苏大为侧耳倾听,不敢胡乱表态。

  到现在,他还没完全摸准李治的意思。

  今天说得这些,实在有些太深了。

  深到令苏大为毛骨悚然,受宠若惊。

  这种话,在李治和太子之间发生,正常。

  在李治和他之间发生,恐怖。

  皇帝与臣子这般交心,若非想杀,那便是异常信任,寄予厚望了。

  “太宗皇帝为朕留下了许多财富,《帝王略论》只是其一,朕也想像太宗那样做个好皇帝……”

  停了一停,李治双目凝视苏大为,眼中流露复杂之色,忽然道:“苏大为,你若能踏实磨练数年,未来太子那里,朕给你留一个位置。”

  苏大为一个激灵。

  他迅速起身,以大礼跪拜李治:“臣……臣谢陛下信任,一定忠心用事,好好侍奉太子。”

  李治的话,已经直白到不能再直白了。

  这个时候,苏大为的态度一定要正。

  也不用玩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能力什么都抛一边,关键要突出一个“忠”字。

  态度最重要。

  这一瞬间,苏大为已经明白,李治铺垫了这么多,其实就有一个考验和托付之意。

  每个人的品性不同。

  有的人喜欢名利,有的喜欢权色,像苏大为这样的人,却有些无欲无求。

  你说他爱财。

  他取之有道。

  你说权、色,这些苏大为一点都不沾边。

  越是这种臣,一般帝王越是提防。

  不怕臣子有弱点,就怕臣子无欲无求。

  没有小欲,那就是有大欲。

  你说你一个做官的,权也不想要、财色也不想要,你想要什么?

  王莽未篡汉时,堪称东汉道德楷模。

  当然,此前苏大为也没有特别大的权力,并没有让李治太关注。

  但从苏大为创设都察寺,李治对他暗中的关注,与日俱增。

  直到此次上官仪案。

  李治才算看清苏大为这个人。尒説书网

  觉得此人确实有能力,也有忠心,能办事。

  所以在孙思邈给太子看过病后,才特意拨一点时间,留给君臣二人来对话。

  对苏大为,他不用前途、财富、美色这些。

  而是晓以大义。

  何谓大义?

  就是太宗皇帝重立规则,打破和结束从魏晋到隋唐,两百多年权臣篡位的乱政,立万世之基,造福天下百姓。

  初当皇帝时,何曾想过什么天可汗,想过做大唐之盛。

  唯一想的就是不要像那个短命的隋朝一样,二代而亡。

  太宗故去,如今这个选择题交到李治手上。

  从做皇帝论,开疆拓土,使百姓安居乐业,扬大唐国威,这一切,李治都做得很好,甚至超乎预期的好。

  接下来的泰山封禅,就是李治想在有生之年,对自己身为帝王的成绩,呈献给上天。

  算是给自己,给太宗一个交代。

  剩下的,就是为帝国继承人铺路。

  太宗担心的事,李治同样担心。

  要如何做,才能选出最优秀的继承人。

  才能将大唐,这么大的家业,给稳稳托住,不致于生出什么乱子,不至于中途夭折,不会再经历废、杀、弑、篡,这些不测之祸。

  选中苏大为,一是看中他的能力

第九十七章 托付[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