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巴山夜雨  大唐不良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十章 巴山夜雨[1/3页]

  雨一直在下。

  安文生和高大龙却被苏大为近似“撵走”的赶出去。

  自己在帐里看小苏写的家书,留他们在一旁吃瓜,呵呵,想多了。

  只有李博在一旁继续做着他的记录,处理往来军情和情报。

  李博就相当于苏大为的大管家。

  先待心静了片刻,苏大为走到自己的桌案前,借着鲸油灯的光芒,轻轻捏碎朱红泥封,打开木匣。

  一封折叠整齐的家书,就静静的躺在匣子里。

  苏大为略略定神,取信在手。

  他没法不激动,这一次征吐蕃之战,实在是太久了。

  从显庆年间开始参军,参与征西突厥之战。

  苏大为共经历了征西突厥、征百济、征倭、征高句丽以及征吐蕃的战役。

  所有的战役,以征吐蕃耗时最长。

  前后跨度四年。

  以唐时的运输能力,到达吐蕃,实已到达了兵力投送的极限。

  若不是就食于吐谷浑和吐蕃人的牧场,就算以大唐国力,也难以承担旷日持久的后勤压力。

  而在整场征战过程中,他收到家书屈指可数。

  一是因为道路险阻,信使一来一回,便要耗去一年半的时间。

  这还是朝廷专用的驰道和信使。

  若是普通商旅托寄的信,只怕更是遥遥无期,未必能送达。

  二来,聂苏虽然识得一些字,但主要是她当年出家做小女尼时,念佛经所学,让聂苏写字,实在太难为她了。

  前两次收到聂苏的信,都是她请人代笔。

  这是第三封,也是结束战争后的第一封。

  不知小苏会在信中,写些什么。

  手捧着轻若羽毛的纸页,苏大为压住心头的激荡,缓缓将其打开。

  出乎苏大为的意料,这次的信,字意外的少,而且字极丑。

  那歪歪扭扭的笔划,看上去就和蒙学刚识字的幼童所写,相差仿佛。

  苏大为看了先是想笑,随即心中一震。

  这是,聂苏亲笔写的。

  这一定是她亲笔写的,才会如此。

  鼻尖,隐隐嗅到一丝浅淡的香气。

  这是聂苏最爱用的香粉。

  是西市坊间胡同里,长安最著名的何记香店所售。

  名为“凝冷翠”。

  香气初闻冷清,不媚不俗,再待回味,又会嗅到一缕沁人心脾的清甜,闻之忘忧。

  苏大为手指抚着信纸,发现上面边角似被水浸过,微微起皱。

  他不及细想,看聂苏所写的字。

  “妾安好,君何时归?”

  一共只有七个字。

  字虽丑,但每一笔都极用力气,力透纸背。

  最后一个字念完,苏大为忽然像是失去全身的力气,身体一下子跌入坐上。

  妾安好,君何时归?

  李博停下手里的活,诧异的抬头看向苏大为。

  却见他手覆在纸上,良久不语。

  “总管?”WwW.XiaoShuo530.com

  “君何时归?何时归?”

  苏大为心脏像是被人狠狠打了一拳。

  别离苦,求不得。

  不经世事,怎知相思断肠?

  风声,雨声,如小苏的呼唤,声声入心。

  苏大为有些丧魂落魄的站起身,来到帐前,掀帘看向长安方向。

  那里,黑夜笼罩着,只隐隐看到大巴山的起伏之姿。

  秋雨淅淅沥沥。

  就像是他对小苏的思念,绵绵不绝。

  与聂苏相识相识的一幕幕,仿佛闪电般自脑海划过。

  一种莫名的冲动,化作诗句,从他口中吟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共剪西窗烛……

  不知此时此刻,小苏在长安,是

第九十章 巴山夜雨[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