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雨夜风暴  大唐不良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二章 雨夜风暴[3/3页]

  ldquo;没有可是,军令最大!”

  牛七郎恶狠狠的道:“想要搏今后富贵的,跟我前进,现在退出还来得及,若一会动起来,再有迟疑者,休怪我不顾兄弟之情。”

  数十人聚在一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终究无人敢退出。

  这种氛围下,谁敢退后半步,只怕就是被横刀斩首的下场。

  “很好,那就继续。”

  牛七郎满意的点点头。

  嘿,白天他是安远门外的一名小小武候队长。

  但是谁知道,今天夜里,他能干这么大的事。

  随着雨水的冲涮,不断向前,记忆却不可自遏的想起从前。

  没人知道,他和魏三郎是袍泽。

  是的,不像是传说中,他故意去巴结魏三郎。

  而是魏三郎,在陇右救过他的命。

  那已经是六年前的旧事了。

  当时他与魏三郎做为陇右驻军,奉令出镇西域。

  在那里,他们都被归入王方翼的麾下。

  面对数倍与己的敌人,大家把脑袋提在裤子上,拚死杀敌。

  好不容易战争结束。

  当时一起出去的百十个兄弟,最后活着回来的,还不足半数。

  牛七郎因为颇有些头脑,走了些门路,好不容易调回了长安。

  而像魏三郎那种实心眼的大头兵,依旧是镇守在陇右。

  直到唐与吐蕃之战爆发。

  魏三郎回来后,累功升至折冲都尉。

  而牛七郎只是个武候队正。

  但是他不怨。

  三郎的官职,是拿命拚回来的。

  那是他应得的。

  午夜梦回时,牛七郎总会梦到死去战友的脸,一个个在骂他懦夫,骂他胆心。

  但是他问心无愧。

  死去的人倒是死得痛快。

  可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着。

  活着,就要吃饭。

  要担起责任。

  每年元日的那一天,牛七郎会一一拜访那些战死袍泽的家人。

  将攒下的钱送去一些。

  虽然不多,但能给娃儿们添几件新衣,能给嫂嫂们添一支钗头,再让他们添些肉食。

  哪家战友的家人受到欺凌,或者有些什么难处。

  牛七郎都会挺身而出,尽自己所能。

  他是活下来了,可他不仅是为自己一个人而活的。

  而是为那么多战死的兄弟,继续活着。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道。

  这或许就是他牛七郎的道。

  本来如果只是这样,这日子虽然苦了些,但还能凑合。

  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只要它可能会变坏。

  它就一定会变得更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长安城内那些嚣张跋扈的门阀子弟,高官家人,军功二代,越来越多了。

  长安的街头,也失去了往日的和谐。

  在繁华之下,发生许多难以置信的恶事。

  其中一件,就是当年共同救了牛七郎的袍泽一家人,一夜间被人灭了满门。

  房屋被烧成白地。

  当时牛七郎疯了一样冲进长安县,击鼓鸣冤。

  可换来的,却是县令的一顿辱骂。

  最后被差役用水火棍乱棒打出。

  他,一个小小的武候队正,在这长安城里,就是只蚂蚁。

  漏屋偏逢连夜雨。

  自去岁开始,朝廷对战死兵卒家人的抚恤例钱,一率免除。

  原本日子就艰难了,现在更是没了活路。

  那些家里有财有势的府兵大人,自然看不上这点小钱。m.XiaoShuo530.Com

  他们有的是来钱的法子。

  可大唐雄兵百万,大部份都是如牛七郎和魏三郎这样,没什么根脚的普通兵卒。

  他们所有的经济来源,便是朝廷的封赏,以及家里一二代人攒下的几亩薄田。

  一旦军人在前方战死。

  后面的孤儿寡母,也活不下去了。

  原本,还有朝廷象征性的发放例钱。

  但是现在,这钱也没了。

  真的没活路了啊。

  在那以后,就在这一年的时间里。

  当年战死的袍泽家人中,有好几户彻底败落,不知流落去了哪里。

  有一户,全家在元日集体悬梁自尽。

  还有一户,误食的有毒的野菜……

  当牛七郎赶到后,只在他们家的厨房里,看到一锅清得能照出人的小米粥。

  粥里只有一把野菜,一点油腥也没有。

  这个世道,坏了。

  牛七郎狠狠的一抹脸上的水珠。

  不知是雨水,还是心里的血泪。

  隆隆隆~

  齐整的步伐,突然停下。

  因为在前方,又有一拨人停驻在那里,静默如山。

  牛七郎抬头看了一眼,认得是魏三郎。

  他带的人更多,也更齐整,正默默的站在雨水中。

  双方彼此对了灯号,牛七郎走上去,向魏三郎沉声道:“三郎,这事定了吗?”

  “定了。”

  魏三郎一双冷酷的眼睛,打量着他:“你不会怕了吧?”

  “笑话,我牛七郎,当年在陇右就该死了,能活到现在,命都是捡回来的。”

  牛七郎惨笑道:“这个世道坏了,每一天,对我这种人,都是一种煎熬,如果,如果能做点什么,如果能改变这个世道,纵然是死,我也心甘。”

  “放心吧,死不了。”

  魏三郎的眼里,渐渐涌起血红色。

  那是含着崇敬,敬畏、信仰,与信任至极的目光。、

  “这次,是总管的命令。”

  “苏总管?”

  “除了他还有谁!”

  “朝中有奸贼,无辜夺去王将军的职司,还要害王将军,苏总管回来,就是要改变这一切。”

  魏三郎将手按在牛七郎的肩膀上:“苏总管是我大唐军神,他的话,不会错的,只要按他说的做,我们定能成功。”

  “好!”

  魏三郎的话,给了牛七郎无穷的信心。

  他只觉得浑身的血都是热的。

  “接下来怎么做?”

  “召集你的人手,我们汇集一处。”

  魏三郎转身,朝着大明宫的方向,声音陡然变得阴冷无比。

  “我们听从苏总管的军令,入宫除贼!”

  “好!”

  牛七郎只觉得浑身汗毛倒立,一股气流从脚底一直冲上头顶。

  “走!”

  一队队兵卒,执着令牌去府库领了甲胄和兵器。

  巡夜的过程里,这些人不断汇聚。

  十几人,几十人,几百人。

  直至上千人。

  若在贞观年间,甚至就在五年前,这一切都不可想像。

  但是,许多制度,在时间的冲刷下,都在悄然松脱。

  再严谨的法纪,在被有心人不断试探下,终于找到了可以利用的漏洞。

  雨一直下。

  聚集起来的兵卒们,开始冒雨向大明宫挺进。

  不是没有人怀疑,不是没有别的想法。

  但是当势已形成,个人的想法已经无关紧要。

  所有人在大势的裹挟下,向着同一目标前进。

  轰!

  “尊皇讨贼!”

第十二章 雨夜风暴[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