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七十七章 以夷制夷  宋朝败家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七百七十七章 以夷制夷[1/3页]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关山五十州不用收,把这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就行了。

  为什么大宋自建国以来,就屡受外族威胁。不止是因为宋朝军事孱弱,主要原因还是燕云十六州落在了人家手里。

  燕云位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处,从地理位置上讲,十分重要,大约是今日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与山西的一部分,分为山前诸州与山后诸州。

  十六州对于中原大宋王朝而言,能有效地防御来自北边游牧民族的铁骑入侵,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一旦失去这十六州,中原王朝无险可守,门户洞开,整个大宋任由契丹铁骑的蹂躏。

  燕云十六州的失去,总让中原统治者如鲠在喉,成了争夺的焦点,大有失“燕云”失天下似的。

  这一切都因为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宋太祖赵匡胤施行举措,将每年的财政多出的部分金钱存进“封桩库”,以积累着收复幽云地区的资本。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也都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但都以失败告终。也让燕云之地从防御北方游牧铁骑的堡垒变成了契丹帝国南下牧马的基地,让中原王朝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尒説书网

  幽燕地区的丧失,残废了整个河北的防御体系,直接导致了“晋汉周宋”四朝在其国都正北,全无地形屏障藩卫,间接导致了晋北陕北防线的尴尬处境。以致塞内外对峙时期,频频出现北军直捣汴梁的国防危机。在晋北陕北活动的大宋西军与太原守军,也便只能成为一支被北敌侧翼围困甚至围歼的军事力量,丧失战略机动性。

  典型事例如后晋之亡、檀渊之盟与金军

第七百七十七章 以夷制夷[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