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百二十章 壮士一去不复返[1/3页]
自从范仲淹等人上台实施新政,吕夷简几乎已经被边缘化了。虽然顶着个参知政事的副相名声,可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范仲淹的。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WwW.XiaoShuo530.com
就连在朝中,吕夷简的话语权也是大减。是以他近些年倒也老实,一直在韬光养晦,尽量避免与他人正面冲突。
而他与石小凡之间的过节,本就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大仇。他以为这几年,俩人已经放下了。
谁知道这败家子阴险小人,竟然落井下石想让自己去多瘴之大理,这不是摆明了要要了自己老命么。
可这是官家旨意,吕夷简又怎敢抗旨。此去大理一行,八成是凶多吉少了。于是,吕夷简招呼家人,准备料理后事了。
吕夷简想到《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南朝宋鲍照(这名字,天啦噜)《苦热行》:“瘴气昼熏体,菵露夜沾衣。”《诸病源候论·瘴气候》:“夫岭南青黄芒瘴。”而辞海解释:“瘴:瘴气,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对于饱读诗书的吕夷简来说,这些书中记载的瘴气之毒分分钟要他老命的玩意儿,他怎能不怕。
但事实上,这种瘴气,很大程度上是古人臆造出来的一种致病因素。因为,古人对岭南地区的开发认知程度不足。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本身蚊虫细菌较多,加之当时南迁的北方人水土不服,便想当然的认为,岭南地区存在“瘴气”。何况,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对病因未能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直到19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和德国科学家科赫等人才先后在有病的生物体内发现了大批微生物,并证实它们是传染病的病因。
南方地区多山林地带,多湿热,多蚊虫
第九百二十章 壮士一去不复返[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