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聪明人  宋朝败家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聪明人[2/3页]

  ,兜了几个圈子后才让你拍着脑袋恍然大悟。

  石小凡对着南方撇了撇嘴:“陛下,京城那些朝官们聪明吧。”

  赵祯又是那种很容易被绕进去的人,这句话又让赵祯大起知己之感:“聪明的紧,那些朝臣们七窍玲珑。浑身上下都长满了诡计,个个都是老狐狸,你问这个作甚。”尒説书网

  没错,能爬到垂拱殿的朝臣,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都是在宦海沉浮中走出来的佼佼者,他们明面上揣摩圣意,私下里明争暗斗都为了爬的更高。身为一个皇帝的赵祯,有时候也会被群臣耍的团团转。若说这些臣子,赵祯当然深有体会。

  “咱们京城的朝官都如此的精明,契丹那边也是一样。明着求和,契丹中京大定府内的那些朝官肯定也会怀疑。这一怀疑,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拖来拖去,咱们就可以把赤霄军弄回来了。”

  石小凡这么一说,赵祯果真拍着脑袋恍然大悟了。就大宋官僚制度的那些弊端,赵祯是最清楚不过了,每当朝廷出了某个政令,下面的文武百官总是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这一反对,就会有吵架。一吵架,双方就争执不休。官员的办事效率那叫一个瞎扯淡,比如范仲淹他们当初提出庆历新政的时候。朝臣们就吵翻了天,有赞成的就有反对的。

  反对者引用祖法,处处阻挠新政的实施。支持者,据理力争,双方唇枪舌剑的争论不休。最后,还是赵祯以皇权之力,贬黜了几个反对派领袖,终于朝中无人反对了。

  这个时候新政总算可以顺利实施了吧,呵呵,没那么简单。新政实施确实是没有人反对了,可是那些对于新政抱有抵触的官员,就开始或明或暗的阻挠。比如该一天批下来的文件给你拖半个月,该半个月下达的政令给你拖半年。

  就这样,范仲淹他们的新政足足用了三四年时间才在京城顺利实施下去。推广到全国,那更不是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聪明人[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