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登岛  宋朝败家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登岛[1/3页]

  流求海岸,终于到了。狗腿子们旺财的惊呼声,也把石小凡从船舱内惊醒,他带着曹小梅来到甲板眺望,好一处美景。

  此时的流求尚未开发,尚且处在相对于原始的时代。这里,还保存着大自然的原始生态。

  真是个好地方,这里山明水秀岛屿广阔。而且远离世俗,实在是绝佳的世外桃源之地。

  重要的是,此地人烟稀少。除了福建周边移民过去的百姓,整个流求岛根本就没有几个人。

  而且,岛上的居民远离战事,他们淳朴善良,待人热情之至。

  关于台湾岛的历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一书,可惜此书已经流失。但是,此书收录在了《太平御览》中,而这本书则是太宗皇帝赵匡义时期的作品。

  书中对于台湾的介绍虽然不多,但是至少让世人了解了方位、气候、地形、古迹、特产、习俗等等方面的资料。WwW.XiaoShuo530.com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福建境内的闽越族,为了向大海寻食而下海捕鱼,多年的劳动经验使他们成为善于航海的民族。他们“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自由自在地来往于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台湾海峡洋面上。

  后来汉武帝派人攻打、驱赶闽越族,他们无法抵御,不少人便逃亡到台湾避难,成为台湾早期的住民,这是由福建迁居台湾的第一批移民。

  当时,闽越族为了生存下去,不仅在台湾沿海捕鱼,还在平原和山区地带开荒种地,逐渐地与从南洋迁移过来的土著移民融合起来,成为台湾人的祖先。

  如今经过世世代代繁衍生殖,他们的后代便是今天的泰雅族、布农族、阿美族等族群。到了南宋,福建的泉州人为了扩展贸易,来到台湾海峡南端的澎湖群岛,在那里种植栗、麦、麻等农作物,而后又将种植业传入台湾,还把泉州的瓷器也带过去,用宋币铜钱进行交易。

  但至少此时的石

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登岛[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