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六十四章:古井[2/3页]
帮助。
其实整个古城区不止只有这三口古井,不过有些古井因为某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或是有的古井确实没有保留的必要被封存了起来,但是介绍上说古城区的古井时间最长的已经存在了1300多年的历史,后来经历各个朝代,又有人继续在这里开挖古井,现在这些保留下来的古井经过现代研究确认,它们之间竟然是相互连通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梅花井”还是其他的什么井,它们用的都是同一个水源,这件事的关键点在于这些相隔了一两公里的古井他们竟然会共用同一水源,并且还相互连通,那么这肯定不可能是巧合,而是古人有意将它们互相挖通的,如果这事放到现在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这千年期间都不曾出现过大型机械,所以古人在挖井的时候也不可能按照我们现代人的方法挖,既然这些古井之间相连是古人刻意为之,那么他们在将古井之间相互连通时,只能选择挖地道的方式,也就是说也许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古人所挖的地道,进入这些地道寻找走廊,这样总比一直在地面上乱晃的强。
深思熟虑一番后,我觉得此计可行,便将我的想法告诉了书记。
书记听了我的话后似懂非懂道:“你说的原理我不太清楚,但是你要做什么我倒是明白了,听你的意思是我们要下到井的下面去,那里也许存在着什么你说的地道,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地道去找地下走廊,是不是这个意思?”WwW.XiaoShuo530.com
我知道给书记解释这其中的原理有一些复杂,其实在我印象中,我一直也认为水井都是相互独立的,不过后来当我知道新疆的“坎儿井”后,我才觉得不论在任何方面古人的智慧都是无穷的,而古城区里的古井相互连通,它们的形态虽然与新疆的“坎儿井”有区别,但是总体来说都是一种东西,古人把这种类型的井叫做“井渠”,而“井渠”之间也必然有供人行走的通道存在,这样才方便对古井进行维护,特别是在雨季来临之时,地下水暴涨,有些地方就需要改造一下地形,长此以往,最终才能构筑起一个历经千年依然不会出问题的“井渠”。
我仔细想了半天,决定还是尝试着给书记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原理,毕竟要下去的风险很大,里面会存在什么危险谁也没有办法预料,如果我不把这件事情给他讲清楚,他是
第六十四章:古井[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