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8章  毗罗迦延第一部玉山神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48章[3/3页]

  的朝廷里博得一席之地。

   但杜氏族人可是万万想不到,此杜君献却是个酒色之徒,在前往旭烈兀大军集合营地的路上,一路的寻花问柳,但令人奇怪的是,此人到了旭烈兀的大营后,似乎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据说弓马武艺都极为出色,用兵韬略也是出类拔萃。

   在蒙古大军集合后,旭烈兀用了数年练兵,在此期间,此杜君献更以出众的才能得到了旭烈兀和一众蒙古将佐的赏识,以上的事情,在下虽未亲见,但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如有不对之处,还请杜兄斧正。”。

   杜君献与身后的杜还闻听雍巽这一番话,心中都大惊不已,如此机密的事情,本是杜君献家族内最大的秘密,数代以来,全族上下都对此讳莫如深,但今日今时,这些秘密在雍巽口中娓娓道来,似是如数家珍一般,而且此人竟然对杜君献替身前往蒙古大营一事了如指掌,莫非此人是妖孽不成,因为只有妖物才能窥伺人心最隐秘之事,但细细想来,这世间却哪里会真的存在妖孽呢。

   最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的家族已经隐匿民间百年之久了,如何在这人口中却好似这百年来的事情彷如亲见一般呢?自己家族最隐匿的内情,这人是如何得知呢?

   想到此处,杜君献与杜还互相看了一眼,他们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杀机。

   雍巽何其精明,一望便知对方已是起了杀心,他突然仰天大笑,笑罢,雍巽直视杜君献的双眸,沉声说道:“杜兄,在下今日说破杜兄家世,非是要借此要挟杜兄。

   在下只是向杜兄陈说厉害而已,杜兄请细想此事,当初杜兄先祖为何要舍去皇族的荣华富贵而甘心隐匿民间呢?

   以在下想来,当初建炎南渡之际,高宗陛下的皇位危若累卵,朝廷更是朝不保夕,而太宗一系的皇族子弟全都随着徽钦二宗被金人押往北方。

   其时人心动荡,各地将领多拥兵自重,摇旗观望者居多,而勤于王室这少矣,朝廷内部更是波诡云谲、人心危不可测。m.XiaoShuo530.Com

   当时的大宋皇权实是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但朝廷在江南半壁站稳脚跟后,各地将领都变得忠于皇室,高宗陛下更是下旨寻找失散在外的太祖子孙,并对前来投奔的皇室成员给予了极大的恩荣。

   这表面上看来嘛,高宗陛下似乎是对骨肉亲情十分看重,但以杜兄之敏锐其实不难看出,当时金宋连年大战,有道是兴兵十万、日费千金,当时真可说是国用大窘,但国家用度如此窘迫之下,高宗陛下为何还要靡费万金来养这些失散的宗室呢?杜兄可知这其中真正的因由啊?”。

   注释(1):魏王即宋太祖赵匡胤次子赵德昭。

   注释(2):秦王即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

   注释(3):太平兴国为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

   注释(4):孝宗即宋孝宗赵眘(1127-1194),宋高宗赵构因无嗣而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六世孙赵眘为养子,初封建国公,后封建王,采石大战之后高宗禅位于赵眘,是为宋孝宗,即南宋第二个皇帝,此时宋朝帝系又回到了宋太祖赵匡胤一系。

   注释(5):指当时在位的宋理宗赵昀(1205-1264)为魏王赵德昭九世孙,而当时的帝系又回到了魏王后裔一事,小说中杜君献生活的年代即为宋理宗后期,其时南宋距离灭国只剩下十几年时间。

第148章[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