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章  毗罗迦延第一部玉山神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71章[3/3页]

  君献便将临安到此期间的事情捡紧要的给季南海讲述了一遍,委托他告知乾云真人,之后众人便辞别了季南海,直奔崇庆府而去。

   崇庆府既有食盐之利,又兼两江合流之形势,自古便是巴国重镇。

   及至大宋开国立朝,乾德年间(1)太祖皇帝命王全斌(2)带兵平蜀,怎奈王全斌放纵部属劫掠蜀中民众以至酿成蜀中大乱,崇庆府饱受兵祸。

   之后自太祖皇帝起,数代大宋官家对蜀中施仁政、收民心,崇庆府方才得以恢复。

   杜君献等人走在城内繁华的街道上,心中不由感叹,如此繁华的大城,数代积累方才有此盛景,但只要兵祸一起,累代所积,转瞬便要被烧成白地,也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恢复。

   感慨之间,众人已是穿城而过,出了城郭北门众人便直奔渡口,登舟渡江。

   从青城山到此数日奔波,让众人都有些疲惫,但于舟船之上看着眼前大江两岸的景色,当真有远山提青黛、大江照月空之感。

   众人都不禁感叹山河之壮丽、中华之物博,悠然间,不觉身心舒缓、心怀大畅,沿江历代古迹更是让人顿生忧思怀古之情。

   但此刻在展三娘心中却更多了一份近乡情怯之心,大江两岸,景色依旧,前尘往事、历历在目,怎奈世事变迁,几经波折坎坷,自己已是垂垂老矣。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年轻时本以为这是古人矫情,但今日方才有这种感同身受的体会。

   爱人背弃,亲子离散,刀光剑雨里奔波数十年所为何来啊,际遇如此,却只有一声长叹而已...。

   不知不觉中,船已靠岸,众人弃舟登岸,展三娘方才回过神来,想起自己到老还要为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能有个好的未来而奔波于江湖,心中暗自苦笑之余,却也只能任随命运摆布。

   唐门所在并非是深山绝岭、人迹罕至之地,而是在一座与崇庆府城隔江相望的繁华小镇之中。

   因大江到此转弯,长年累月之下,此处被江水冲积出一片滩涂。

   靖康年间,北方战乱,大批北来移民迁居到此,又因崇庆府内地窄狭於,而北地逃来此地者,多是家产丧尽的离乱之人,根本没有余财在府城内定居,便都暂居于此。

   仗着淤积滩涂地肥,便在此耕种些田地聊以自存,闲暇时便入江捕鱼,或是进城做些零活贴补家用、谋个生计。

   及至绍兴年间,宋金和议始成,天下太平,各地客商民人入蜀,多汇于此。

   一来此地衣食住行较之一江之隔的崇庆府城内便宜许多,二来此处地处江湾,多有码头,行船便利,百余年间便渐成集镇。

   茶楼酒肆多有开张,商铺银号更是鳞次栉比,其繁华俨然直追崇庆府城。

   因其地处江湾,此地人便给这小镇贯号江湾镇。WwW.XiaoShuo530.com

   注释(1):乾德年间(919-924)共计六年,乾德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

   注释(2):王全斌(908—976),宋朝开国名将,乾德二年曾率军三万攻灭后蜀,但其放纵士兵抢夺百姓财物、残杀后蜀降兵及平民,激起蜀中大乱。

第171章[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