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章 花若离枝[1/3页]
人未至,环佩叮咚。不过几步路,却让人觉得过了许久。m.XiaoShuo530.Com
“守约,自你入仕已逾一年,我去寻你,你几次避而不见,今日为何又来寻我?”门口有稍许逆光,一个女子在门口驻足,容颜虽看不清,却生出一种若梦似幻的美,正是叶念初。
秦典表字守约,叶念初说的正是他。秦典面露尴尬之色,目光与叶念初一碰就移到别处,低头不语。
叶念初见他不说话,轻轻叹口气,上前来对其他人盈盈一拜:“小女子叶念初见过各位大人。”
众人才看清了眼前女子,她穿了件素色长裙,薄施粉黛,周围未佩戴一件首饰,却在裙上挂了一枚男子的玉佩。如整个人无一丝夸饰之气,自然温润、清新淡雅。可这种淡淡的味道偏生让人觉得惊艳!
惊艳不是张扬外露,而是超出想象的美。
唯一不惊讶的只有秦典,他说话时眼神飘忽,始终不敢正视叶念初,“叶姑娘,这位博古大人是我鸿胪寺的贵客,仰慕大唐已久。今日幸得有你在此,就请献上一曲如何?”
鸿胪寺司职大唐外交,这位博古应该是外朝贵客。叶念初也不多说,轻轻颔首,自去栏杆旁的琴台坐了。
她拨了拨弦,目光滟涟而过,众人竟都心头雀跃,她在看我!
那一眼是开场白,素手清扬,朱唇轻启,唱道: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琴声低缓,声音轻柔,无一丝毫哀伤,却闻之令人动容。
博古的汉话仅限于对话水平,对文绉绉的句子似懂非懂,可歌词中的心痛与决绝却能感受得到,不由得生出怜香惜玉的感觉。
坐在他身边的忽左道:“看来秦典与这歌姬关系不浅,歌儿八成是唱给他听的。”
博古狠狠咽了几口唾沫,才不管这些弯弯绕的事情,只想讨好这绝色女子,却苦于不知如何措辞,一刹那竟张口结舌。
叶念初丝毫不理会主座上的所谓贵客,一曲唱罢也不施礼,径直走到秦典面前,解下玉佩放在桌上,“这是五年前你送我的,今日完璧归赵。”
秦典强笑道:“你我的事改日再说,我大唐乃上邦,切莫在突厥贵使面前失了脸面。”
“脸面?你初到长安时贫寒窘迫,终日闭门苦读。我见你辛苦,就劝你投卷于公卿门下,你却正色责我,说大丈夫堂堂正正,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否则日后有何脸面立于朝堂之上?”
唐朝做官可以靠科举,也可以靠贵人推荐。考生经常把自己的诗书文章送给达官显贵,这叫做投卷。贵人如果觉得这考生有价值,就会推荐做官,这叫做荐举。所谓投卷,不过是卖身投靠;所谓荐举,不过是拉帮结派。投卷这种没有骨气的行为当然会被学子们鄙视,大多数人宁可凭实力应考,也不会攀附达官贵人。秦典也曾是骄傲的学子,如今做官后早就忘了当年种种,一门心思往上爬。
博古和忽左是突厥人,不了解什么是投卷,可屋里伺候着的下人都是见多识广的,听到叶念初的话不禁暗叹红颜薄命。原本就听说叶姑娘本是好人家出身,连年战乱之后家道中落,才流落到这烟花之地。身在青楼,若长得丑些还能得一个平安,可这位叶姑娘偏偏人极美、琴艺极高、才情绝伦,于是招来了无数爱慕与嫉恨。只是这叶姑娘始终守身如玉,从不对人稍假颜色,是长安公子哥圈子里有名的清倌人。直到今天才知道叶姑娘一颗芳心竟然许给了秦典这种人!
“我数次登门你都不肯相见,想必也是为了脸面。旁人若知道你当初是靠烟花女子养活,想必有碍你的前程。”说着说着,叶念初声音变得温柔起来,“我怎么会不知你的心思?也罢,再不登门寻你便是,得知你近年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心里只是暗自高兴,别无他求。”
叶念初神色淡然,说的似乎都是别人的故事,在座众既惊于她的艳色,又好奇她的心事,不由正襟危坐。只有博古大两眼直直的看着她,此刻心里只想着这女
第三章 花若离枝[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