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零章 论“秦政”(二)  武庙至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三零章 论“秦政”(二)[3/3页]

  文字,各有特点,一下子都被灭了,简直就是文化的损失,相当不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家不分不富,要想达到文化的繁荣,那就需要解放书同文。

  这是司马欣的观点。

  听了司马欣这个观点之后,张靓心中产生了一个相当怪诞的想法,那就是,中华大地的大一统格局和欧洲世界的小国林立,这两种文化模式,到底谁好谁坏的问题。

  过去,张靓其实并没有深刻地去思考这个问题。

  张靓只是本能觉得,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传承不断绝,泱泱大国气象,世上无双。

  但今日,张靓却从司马欣这儿听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

  虽然说,司马欣的这个观点还很不成熟,也很值得斟酌,但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如果拿到前世的二十一世纪去讨论的话,很可能就是一个哲学观点了。

  那就是,到底是大一统的好,还是百花齐放的好。

  欧洲各国,各有各的文明特点,各有各的语言文字,各有各的民族风情,但是,他们就是不能大一统。

  泱泱华夏,语言虽然千姿百态,但文字统一,人心也是统一的,跟欧洲有着极大的区别。

  回想华夏百年耻辱历史时期,张靓突然想起,那时,一大批有志青年,一大批爱国志士,曾经一度极度地否定华夏文化,一度失去了文化自信,甚至是,鲁迅都曾经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当然,鲁迅先生说的汉字,指那种书写极为麻烦,只有真正读书人才会写的繁体字。

  但他说的,真的只是汉字吗?还是汉字后面代表的文化。

  思来想去,张靓觉得,司马欣的这个观点,过于理想化,而且,或许跟他的性格有关,他这不是百花齐放,而是四面开花,想左右逢源。

  如果说,郦食其的风格是激情昂扬的话,那么,司马欣的风格就是娓娓道来。

  这两位,都不愧是曾经的老文魁,说古论今,那是一套一套的,都很有其说服力和感染力。

  张靓觉得,如若自己没有前世的历史经验,绝对搞不定这两尊大神。

WwW.XiaoShuo530.com

第一百三零章 论“秦政”(二)[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