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我有一个想法  我是真不想当大明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1章 我有一个想法[2/3页]

  ;

  赵翔心里也清楚,这不是方案的问题,是歌剧本身存在的问题。

  用一句现在网上的话来说,就是不出圈。

  熊飞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歌剧院的宣传费用有限,不可能大范围去投放广告。

  娜娜建议道:“赵哥,不如我们组织去高校宣传?像音乐学院这样的艺术类院校,老师学生都是我们的观众。”

  提起音乐学院,赵翔笑了,看着江烨招手说:“这就巧了,刚好我们就有一位首音的学生。江烨,你觉得怎么样?”

  看见江烨走过来,娜娜只觉得心跳得厉害,悄悄往旁边挪了一下,离他远一点。

  从江烨出现在门口时,她就看见他了。

  在这里,长得好看的人比比皆是,偶尔还会遇见当红明星。

  但像江烨这样帅到逆天的,她还真头一回见到。

  离他远点,是怕自己的脸红被看见。

  江烨知道,《花木兰》这部歌剧许老花了整整十年,耗费精力反复打磨,最终才呈现出的作品。尒説书网

  从选题到细节,再到选角,凝结着团队的心血。

  可以这么说,这部剧承载着歌剧演员们的希望。

  但是,他更知道,这部剧的公演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八百人的标准观众席,在公演首夜按惯例开放了六百座。

  第一晚,有业内人士的捧场,满座。

  第二晚,上座率就只有百分之八十。

  随后是工作日,上座率维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最惨的一天跌到了百分之三十。

  第二个周末有所恢复,但也只有百分之七十。

  第一个月过去,《花木兰》就调整了演出场次,成为歌剧院的常规剧目,只在每周末演出两晚。

  这个结果,让许多人都意兴阑珊,只有许老这位坚强的老人家站出来说:“我们要发展歌剧事业,就知道是件长远的事情。国内市场基础薄弱,我们更要前行。”

  然而,江烨却知道,这件事对许老带来的打击。

  不是剧不行。

  《花木兰》剧本精彩,唱段优美,既有铿锵赴死的热血,又有花前月下的柔情。

  不止于此,还结合了特有的民族乐器,堪称艺术瑰宝。

  在当年,有国外的艺术家特意

第11章 我有一个想法[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