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十三卷 听潮篇 146回 蜃景何须讶,灵山是我家(上)[2/3页]
此地著名的奇观之一。
南北湖的葫芦山与鹰窠顶之间的近海域。海中有一块狭长形的礁石远远望去象一艘正在航行地帆船人称“石帆”。那石帆不论是涨潮还是退潮始终只露出水面一截又因这一带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海市蜃楼幻景故名石帆蜃气。“海市登州夸幻相石帆此日亦奇观青红顷刻何须讶便作人间万事看。”这是清代诗人对石帆蜃气美景的赞叹之辞。
自古以来石帆蜃气的记载颇多石帆蜃气中多现飘渺亭台、仙境楼。阁。近几十年来石帆蜃气出现地次数却不多亲眼目睹者就更少。今日在我杀了付接的前后没想到短短时间内连遇两大奇观。我看着半空中的蜃景有几分不知所措因为那不是什么仙境而是我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景物──菁芜洞天之外的龙山塔!
我惊讶难言之时听宇文树自言自语道:“这空中的宝塔我怎么有几分眼熟难道以前见过?”
“宇文庄主以前到过芜城吗?”
宇文树:“六十年前宗门大会我曾在芜城盘桓数月今年夏天宗门大会我又去了。”尒説书网
“那就对了那座塔是芜城的梅氏遗迹龙塔。”
宇文树喃喃道:“梅氏龙塔!难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付引舆灭于斯石帆蜃气现龙塔。”
听见他地话我也心念忽动冥冥中有天意吗?我也疑惑了!梅存菁曾预言付接将灭在青冥镜下。而今日果真如此。预言成真之后半空中出现菁芜洞天地蜃景。这如果是巧合那未免也太离奇了。听宇文树的口气他似乎知道一点内情于是我开口问他:“宇文庄主我听说这付引舆有个师兄叫梅存菁。曾经是芜城梅氏的传人你清楚是怎么回事吗?”
宇文树:“你杀了付引舆大概还不太了解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来历?当初修行前辈太素先生门下有两个弟子梅存菁与付引舆号称太素双英。……此事说来话长若石真人有兴致请到听涛山庄一叙。我老人家还有事与你商量。”
“庄主找我有事尽管开口请问听涛山庄离这里远吗?”
宇文树呵呵一笑手指杭州湾:“不远不远对岸就是。如果石小真人不嫌听涛山庄草舍简陋这就请随我来。”
说完了老人家一纵身飞下山崖。立足于碧海波涛之上。手持龙头拐杖在海风中白飘飞如仙瓮降世。我站在山崖上大声喊道:“庄主难道我们要这样渡海吗?”
宇文庄主大笑道:“达摩渡江八仙过海这御天下大块无形的法术石小真人不可能没学过。刚才见你神通广大手刃付接。凭借手中法器横渡这百里钱塘江口又有什么问题?……哦我明白了!你放心此时四下无人你我凌波而去也不必担忧惊世骇俗。”
御天下大块无形?靠!我还真没学过。我最早学的就是最简单的“御物”后来因为要上炼丹峰。风君子教了我如何“御天下大块之形”。御物之道向上还有境界?就是这“御天下大块无形”?呵呵呵我明白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很困难地事情。昨天的我也许还做不到今天的我似乎已经可以了。
御天下无形之物我早就见过七叶在终南山中与同门斗法时曾经从火堆中引出十二条火龙。于苍梧在句水河边对抗龙卷风时曾经御风向天。一座山大块而有形我御之山不动但我可以飞檐走壁。这一片海大块而无形我御之海不动但我可以飞渡而过。道理虽然简单。但只有修行境界到了才能有如此神通。
我收起付接留下的毫光羽一挥青冥镜也飞身跳下了山崖以法器激应波涛之力立足于碧海之上。立
十三卷 听潮篇 146回 蜃景何须讶,灵山是我家(上)[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