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五章[2/3页]
礼节、礼仪)、乐(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御马)、书(写字)、数(计算),五技则为琴棋诗书画,再辅以体术竞技和杂学百科,所以大多天龙学子都是以文武双全博学多才为奋斗目标。
只不过我们这些皇族后裔所学的却是让自己知道不必求精求好,也不必刻意而为,我们最主要要学的是如何去择优而用、如何有识人之明、如何驾御那些优秀非常的人物……总之一句话就是学习如何御下,如何保住并扩大自己的势力。
凭借我的聪明很快就取得了诸多特权,这不必天天上课就是其中之一,但令我最开心的却是不必遵守规训随意进出藏书阁。因为作为天龙皇朝国学院的藏书阁可谓是天下书籍总汇的地方,也是天下文人梦寐以求的圣地,其藏书量之大之丰出乎人的想象,其中更不乏外传失落毁损的古籍文本。为了使这些书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特对阅读者进行了权限的分类。尒説书网
记的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录是殷商时期的卜辞,所谓卜辞就是商王占卜时的文字记录,由卜人掌管,卜辞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叫做“甲骨文”。以后到周代冶铜技术的进步出现了铜器铭文,称为“金文”。此外还有刻在玉石上的玉石文,这些都还算不上上真正的书籍,而是一种档案性质的文献资料,不过由于其记录了古时的社会生活所以在藏书阁里也收录了不少,以供人了解。
真正的书籍最开始叫“典册”,用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不但易于受潮腐朽难以保存,更是笨重非常不便携带。
单个竹片称这“简”,单个木片称为“牍”,汉代时也称为“札”或“牍”。“策”就是指由简编连而成的整体,称为“简”或“编”。竹简是用来写书籍的,又有长短之分,长简写儒家经典,短简写传记和诸子著作,木牍则主要用来写文书和通讯,法律文书也可用竹简但书籍却很少用木牍。
用竹作简要先在火上炙烤去汁以防虫蚀,叫“杀青”或“汗青”。牍的种类很多,未写字前的叫“板”,写字后的才叫“牍”,又因牍长一尺故又谓之尺牍。
简策的长度随着朝代更替渐渐有了制度,但并未得到严格执行。竹简需用绳或韦(熟皮条)编联以免散乱,在许慎《说文解字》中释“册”:“系其扎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二编”就是指编纶的道数为二条,而编纶道数的多少是依简策的长度而定,多时竟达五道。在编联的最前面要留有空白简,叫做“首简”或“赘简”,主要起着保护有字竹简的作用,这也是后世扉页起源。完成后的简策以最后一枚竹简为轴心,将有字的一面向里象画卷一样卷收,把首简卷在最外面这就是现代书籍在封面上印书名的
第十五章[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