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错位人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五章[3/3页]

  最初由来。简上的字大多有黑笔书写,也有用朱笔书写还有用漆书写的“漆书”,简策上已有表示起头、另行和结尾等符号,但自印刷术发明后这些传统方法却被忽视了。“书”、“本”最初就是指简帛而言。

  帛书的出现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出现许多需要用图画来作说明的新学科,如军事、天文、地理等;二是受“百家争鸣”的影响,由于各家东奔西走开馆授徒,笨重的简策不便随身携带。

  虽然如此在帛书出现后简策并没有完全退出,依然是帛书与简策兼用,故有篇卷并列的说法,篇指简册卷指帛书。帛书依据文字的长短取裁,仿照编简的形式卷成一束称为一卷。卷束时,以细木棍为轴心从左往右收卷,称为卷轴。帛书的长短不一,长者丈余,短不过二三尺。帛书的题记方式有尾题,卷末注明字数,至于标点符号、分篇、提行等都现简册基本相同。在帛书成卷前还有一种形式为折叠式。帛书有上下栏,栏是行格栏线用墨色或朱色或织成或画出,墨色的叫“乌丝栏”,朱色的叫“朱丝栏”,后来栏线又出现用各种图案花纹组成,花样繁多。帛书用囊盛放,叫做“帙”(包书的套子),书一套叫一帙。WwW.XiaoShuo530.com

  帛书的使用促进了纸的发明,虽然帛书具有轻便柔软、易写、易携带收藏的优点,但它的价格昂贵非一般人能够使用。

  造纸术出现后为书籍文化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开始的纸书仿照帛书的卷轴形式,用纸若干张粘连成长幅,用木棍或金、石、牙、珊瑚、琉璃等贵重材料镶轴头,从左到右卷成一束称为一卷。后又出现“襟”(卷子右端用作保护卷子的一部分,也称“包头”)、带(用作捆缚卷子的丝带或绳)、签(带的末端系一用骨、牙或玉制的横签,插入带内使卷子紧束)、帙这些卷轴的必需构件,此时简牍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天龙藏书为了区分种类往往用不同颜色的构件不表示不同的门类,经库用黄牙锦花织竹书帙、签;史库用红晕锦花织竹帙、绿碧牙签;子库、集库用绯晕锦花织竹帙、白牙签红色绿牙轴装;经库副本,其书帙以紫轴绫草绿方丈绫为里,装饰极其华丽……为了不使纸卷断裂,往往在纸背裱上一层纸或丝织品,称为“褙”或“装背”,为了不使书卷被虫蚀,便有了有黄柏汁浸染纸张的方法,称为“入潢”或“潢治”,因为入潢的纸呈黄色,故称“黄纸”比白纸贵重,染潢和装背这两道工序合称装潢,而为了涂改错字句还发现了雌黄这种矿物和粘连性极强的浆糊。

  但我从天龙的藏书中发现原本随着印刷术的出现应该形成的册叶式书籍却并没有出现,看着藏书阁的万卷藏书我觉得自己找到好玩的了。

第十五章[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