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7.儒家论养生  时光储存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37.儒家论养生[3/3页]

  境界,最重要的还是要“以礼制心”。“静坐养生”理论起源于周敦颐,他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理论和儒学结合,开创了理学一派,根据《易经》和太极理论,他的学说有很强的“主静”色彩。到了朱熹,把思想上的主静发展到了行动上的静坐,提出“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的方法。到了明代的高攀龙,静坐理论更趋于完善,他总结了一套“平平常常静坐法”。最后,“中和养生”理论,《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命题,虽然范围宽泛,但对于养生来讲就要在事事、时时注意做到平衡,协调。WwW.XiaoShuo530.com

  写在纸面上的终究只是理论,但养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的养生实践又极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收到效果。养生得法,自可达到少欲不惧,体劳不倦的效果。

37.儒家论养生[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