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洛阳铲出,邙山鬼哭  我的师父是摸金头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一百,洛阳铲出,邙山鬼哭[1/3页]

  香油?

  这个发现够令人吃惊的,水面漂浮一层油污很常见。

  这种大功率抽水机露点机油,或者是柴油泄露了很常见,可是香油,就有点诡异了,因为驻地做饭没用过香油。

  更何况温队长治理严明,生活区和工作区严格分开,离的十分远,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参杂,基本可以排除是生活区污染。

  我也捞起来水面上的那层油污,仔细的闻了一下,刚开始冲进鼻子里的都是河水的鲜腥味,认真的嗅了半天之后,才有股淡淡的芝麻香。

  温队长这鼻子,也是没谁了,这么薄的香味都能闻的出来。

  香油,香油,香油,我在心里默默琢磨。尒説书网

  没多久,我和温队长同时对视,眼睛里都是惊喜:“香油灯,祭奠用的。”

  温队长赶紧拿起来手机,开始摇人,我听见他又在呼叫工作人员去联系地方单位,看能不能借来最大功率的水龙,务必今天把水排空。

  我看了一眼旁边帐篷立的洛阳铲,突然有了灵感,对温队长说:“能不能借用一下这个东西。”

  “你要干嘛?”打完电话的温队长疑惑的看着我。

  我指了指附近的地面:“我想打几个探洞看看土样。”

  “你会用吗?”温队长去拿来了几个洛阳铲,然后递给我。

  洛阳铲是洛阳孟津人李鸭子发明的,当时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盗墓界,有谚语称:“洛阳铲出,邙山鬼哭。”

  从此盗墓贼告别了望气定星,堪舆找风水这类神神道道的活动,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迈了一大步。

  一柄长长的木杆,前面带着一个薄钢片卷成的半圆弧的桶状物,一层留有空隙。

  铲子造型特殊,用的钢质非常的好,前面的钢片磨的精薄飞快,而且需要有经验的老匠人一锤一锤的人工敲打出来。

  这样洛阳铲的内壁上才会有用一层层跟密码一样的鱼鳞纹,这层鱼鳞纹还非常的不规律,据说排列方式只有几个家传的老工匠才知道。

  拿着洛阳铲,在中原省这种土厚水深的风水宝地扎下去就是一个洞,一层一层的捣下去,只要杆子够长,有的甚至可以打到十几米以下。

  这些铲子里带出来的土就成为了盗墓贼判断下面有没有东西的最直观证据。

  有五花土,证明这里曾经有过翻土工程,大概率就有墓葬的存在,如果能带上来一些腐朽的丝织品或者土里参杂了一些白膏泥,那就实打实的确定,下面是古墓。

  有经验的老盗墓贼可以根据洛阳铲带上来的土来判断下面这个墓葬年代,等级,甚至会能断定的主人的大致身份。

  李鸭子发明了洛阳铲之后,首先是邙山上的古墓遭了殃,紧接着就是中原省的其他地方古墓。

  要知道“生在苏杭,死葬北邙”黄河之畔从巩义到孟津洛阳周边的邙山,那可是古代王公将相,勋贵文人们最向往的死后葬身之地。

  可是,这个洛阳差大大提高了盗墓贼的效率,尤其是精准性,这使得众多墓葬遭殃。

  乱世之中,纲常颠倒,秩序紊乱,世风日下,没有了最基本的准则,活人尚

一百,洛阳铲出,邙山鬼哭[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