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35章 【历史篇】抉择[3/3页]
孙传庭于崇祯十五年在朝廷无人可用之时被崇祯帝重新起用,可以说是崇祯帝最后的依仗了,结果崇祯帝犯了生性多疑的老毛病。
本来孙传庭自由发挥最次也是守住潼关牵制住农民起义军这群乌合之众,结果崇祯帝数次催促孙传庭主动出击,结果孙传庭无奈出击最终战败而死,孙传庭死后崇祯帝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其刻薄可见一斑。尒説书网
其二:明末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军,对外抵御清军,兵力不足,兵源方面就有一些滥竽充数了。
在这种乱世中崛起的将领本就是拥兵自重对于朝廷没有多少敬畏之心,加之崇祯帝如此对待忠心大将,朝廷没有威信可言,自是没了控制力。以至于李自成进军北京城路上那么长时间,崇祯帝号召天下勤王却是寥寥无几。
以上两点,不仅是他二人和朝堂上的心里清楚,崇祯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也是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不是他守住了北京城,治好了北京城的瘟疫,再发布一条‘感人肺腑’的征兵昭告,所能将朝廷和崇祯的威信挽回的。
“二位内阁首辅的劝诫,朕知晓了,若是没有其他事的话,可以先行离开了。”崇祯背着手,沉声道。
“臣告退。”二人恭敬了一声,随后转身向着门外走去。
待到两人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后,崇祯眉头紧皱。他回到御座上,拿起了桌上的笔墨,快速的书写着一份信。这封书信的内容,大致是让闯王李自成护京勤王。
片刻后书信写完了,而书信让谁送就成了一个问题。经历过刑部大牢失火的事后,崇祯完全对绝大部分王公朝臣和身边的甲胄失去了信任。
一旦书信没有送出,或者送出后,提前被某个有心之人得知书信上的内容,那他和李自成那点破事,怕是瞒不住了。整个北京城的王公大臣、世子寒子,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来人,让王承恩过来见朕!”
第135章 【历史篇】抉择[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