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10章 蘑菇的起源与发展[2/3页]
这么说起来,咱们华夏也算是种植蘑菇大户了?”
“这可就错了。”李毅微微摇头,开始说道:“真要说起来,这方面扶桑可比咱们厉害多了。”
“真的假的?”
“我骗你们作甚?当然了,咱们国家现在已经赶超了。”李毅摇摇头,苦涩道:“给你们讲讲起源到发展和如今的现状吧。”
三人点头,他们对这些还真的没啥研究。
李毅一边挑选,一边开口给他们讲述。
在农耕文明中,大型真菌是一种带有神秘面纱的食材。
它不像是农村所种植的瓜果粮食,依靠种子来繁衍,也不需要像蔬菜草木来靠阳光生长。
野生的之所以比人工培育的更好,那是因为它们的体内包含氨基酸的鲜美。
《吕氏春秋》里记载:“味之美者,越骆之菌。”
说的就是那个时候,被人们所采摘的蘑菇。
先秦时期,长江以南的百越之地,农业开发程度很低,但是可以获取相当多的野生真菌,然后被千里迢迢的送到各大诸侯的餐桌上,由此可见其美味和价值。
当然,蘑菇这个词是后来才被传入进来的。
在这之前,古代王朝,可都是用“菰”来指代这些蘑菇。
《玉篇》、《唐韵》等古籍中,皆可查询到。
在隋朝描述温州永嘉风物的《山蔬谱》中,就已经有了“香菌”一词,这里指的便是香菇!
由此,又有“冬春二种,冬菇犹佳”的美誉。
真正把蘑菇这个称呼定性的,还是要归功于一个人,冒顿单于!
这位横扫草原六合八荒的君主,对后世的游牧文明产生的影响就不提了。
单说这个“mo”便是他的功劳!
在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突厥语族,都是能够听到。
蒙古语中,人们把随处可见的的真菌,称为“moog”!
南宋末年开始,蒙元入主中原,或许是为了尊重南宋故地江浙地带的传统,又或者是为了翻译得信达雅,所以这个moog,便是被关联到了汉语,最终形成了“蘑”!
李毅这次挑选蘑菇来进行培养种植,自然不是胡来。
古往今来,不管人工如何培养蘑
尒説书网
第110章 蘑菇的起源与发展[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