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0章 郭守敬的巨大圭表[3/3页]
个背部的梯形立面中央相接,而两道楼梯会合的地方,自然也就是这一个梯形立面的顶端了。
在这里会合的两道楼梯呈“人”字形,并且顶端刚好就来到了小楼的上顶面。于是,攀爬小楼到此结束,这整座砖石结构的小楼的情况,也等于就此说清楚了。
为了防止有人在攀爬楼梯的时候不小心跌落下来,环形踏道筑有与台顶边沿等高的,差不多一米的阶栏。为了能够在梅雨季节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踏道四隅还各设有一个水孔,且水孔出口做石雕处理,大方美观。
事先规划出来的长方形用地,在整座建筑物全部完工之后,还没有被覆盖住的地方,全部种以小草。而单纯只是拥有这么一点小小的建筑以及绿化还不够,想要能够让这个景区吸引更多的来客,计家就必须得在建筑以及绿化完毕之后,在这里放置天文仪器。
“日晷当然是不能少的,什么地平式、赤道式、垂直式,全部都可以来一个,小型的青铜圭表什么的,也可以在景区里面放一个。除了日晷和圭表这两种最为简单普通的,其他的器材自然也不能少。”
“当然,我这个人不是学天文的也不是搞地理的,对这些中国古代所发明以及使用的器材了解有限,顶多也就只是能够大致说一下它们的名称而已。想要让我把它们复原建造出来是根本就不可能的,我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具体制造参数,也没有办法详细说出它们的建造以及使用原理,这方面的事情就需要你们姐弟俩以及蔡叔去想办法了,反正我是无能为力的。”WwW.XiaoShuo530.com
完全不知道自己所看重的观星台这个建设项目其实是由莫名提出的,在完成了自己的建设工作之后,把剩下的工作全部都交给了计无忧和计无否,园冶提到的其他器材,包括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正方案、丸表、悬正仪、座正仪等。
“封建王朝时期毕竟崇尚皇权,而为了能够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时间空间的划分什么的当然也必须得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所以可想而知,想要在民间找到那些非常了不得的天文、历法仪器,是相当困难的。能够流传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仪器,大部分也被保存在了北京的观象台上,而我的手上是完全没有掌握着相关记载的。”
“行,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姐弟俩以及蔡叔吧!我们会竭尽所能地找找看,能找到多少就找多少。想要把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文物拿到景区里面来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知道了它们的制造原理以及各种参数,想要在虚拟空间当中将它们复原出来是绝对可行的。”
“可以的话,等到景区开放的时候,还可以邀请那些天文爱好者在虚拟空间当中过夜,让他们得以在这个荒凉的景区山头观星,或者充分研究一下那些不依赖于太阳光的仪器,我觉得这样的旅游项目虽然不算是多么的大众,但是应该还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爱好者们的好评。”
结束了这一次的工作,只感觉自己日后应该都不会将建筑以及园林复原,与自然科学普及联系在一起了,园冶只感觉这一次的复原项目虽然建筑体量不大,但是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却一点也不少。
“下次考不考虑弄一点和少数民族有关的?像是那些拥有穹顶的***式建筑,或者说是像外八庙那样的藏传佛教所特有的特色建筑,要不然,傣族人民所拥有的竹楼什么的,我感觉也不错啊!”
“等我再想想吧!毕竟中原地区还有好多非常值得的东西我还没弄呢!”面对着手上没有建筑图纸,但是却对这些特色建筑拥有少量了解的计家姐弟俩,园冶倒是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完成观星台的后续工作,好让自己也能沾沾光,参观一下她方才提到了名字但是却并不完全了解的那些古代仪器。
第70章 郭守敬的巨大圭表[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