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五八章 惊天逆转(上)  十九路军战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五八章 惊天逆转(上)[1/3页]

  元月22日,华中野战军收复了包括君山在内的岳阳全境,接着在薛岳的指挥下向武汉方向攻击前进,经过两天的激烈战斗之后,攻克临湘,与王劲哉的部队胜利会师,然后向武汉市区推进,主力部队与27日下午抵达安山镇,与据守这里的特种部队汇合,从而彻底打开了武汉西南方向的大门。与此同时,犹太军团经过半个月的激战,将日军打得连连后退,战线已经推移到距离汉水不到十公里处;西路军虽然进展较慢,但是也把战线前移了十五到二十公里,其左翼兵团与犹太军团之间只有不到二十公里的距离,其右翼兵团已经推进到长江沿岸,包围圈基本合拢。

  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命令第三舰队出动大量运输舰只,采用昼伏夜行的方式向武汉集结,开始启动规模空前的撤退行动,同时毫不吝惜地投入三个中队,五十四架‘飞燕’战斗机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飞燕’是一种设计优秀,轻便灵活的战斗机,它的爬升和俯冲性能非常优秀,带有油箱自锁死保护和一定装甲,除了航速比‘金雕’稍有不如外,其他性能基本不相上下,使习惯了与‘零式’和‘九七’式战斗机战斗的中国空军大吃一惊,于是武汉上空再度爆发了激烈的空战。

  国民政府统帅部在不断督促攻击部队全力进击的同时,命令刘国钧抓紧时间策反伪军,务必在日军主力撤退之前动手。

  就在中日两国的一百多万军队在武汉三镇鏖战不休的时候,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山本五十六的亲自指挥下,在中太平洋海域的吉尔伯特群岛附近重创美国第五十特混舰队,消息传到中国战场之后,武汉日军犹如打了强心针一样,顿时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使中国军队的攻击屡屡受挫,形势大有逆转之势!尒説书网

  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战略防御体系是依托一系列岛屿所形成的三条岛链,组织起坚固防御。第一条岛链从南到北依次是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威克岛、阿留申群岛;第二条岛链依次是新几内亚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列岛、小笠原群岛;第三条岛链依次是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再由东西向的加罗林群岛连接,形成蛛蛛网状的战略防御态势,日本统帅部根据山本五十六的建议,在上述岛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并部署了大量的岸基航空兵,准备凭借这些岛屿消耗、疲惫美军舰队,然后再适时出动联合舰队,进行一场海上决战,迫使美国承认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至少也要夺回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由于日本澳大利亚派遣军的顽强抵抗,盟军在澳洲取得的进展非常有限,并且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改善的迹象,除非能够再投入百万以上的兵力,因此,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把反击的重点放在中太平洋的岛屿上,计划先逐个攻占日军的前景基地和港口,切断澳洲日军的补给线,使日军不战自溃。最初,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进攻马绍尔群岛,但是尼米兹上将考虑到马绍尔群岛自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是日本的托管地,1935年以后更是严禁外国人进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加紧在该群岛建设军事基地,部署守备部队。具体情况由于该群岛位于美军岸基飞机航程之外,无法组织空中侦察而一无所知。而在马绍尔群岛东南的吉尔伯特群岛,

第三五八章 惊天逆转(上)[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