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章 起源[2/3页]
自己的燃料。
于是,人类决定启用银河历纪年,将公元2100年同时设为银河历元年,以此来纪念人类走向太空殖民的历史壮举。
随后的20年间,每年均有新的人类开拓者移居火星。当然,对于广大的仍然留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未被探索的广大星际空间依然充满神奇,人类穿梭于行星之间的扩张是一部壮丽的冒险史与发现史,神秘的银河系依旧在等待人类揭开面纱。
随着人类在火星上进行采矿等工业活动的增加以及巨噬藻类繁殖加速,火星大气的温室效应进程也在加快,更大规模的人口移居基础条件逐渐成形。
银河历20年(公元2120年),黄国、红国、绿国、紫国均相继宣布在火星建立以矿产资源采集为主要目标的人类殖民地属国,各自划分管辖区域,宣示对火星相应区域的统治权,委任殖民地属国领主以行使管辖权,并围绕着矿产资源的采掘地,逐渐建立起殖民地居民的集中居住区。
虽然采矿业带动了火星各殖民地属国如火如荼的工业化繁荣景象,殖民地居民集中居住区的规模在逐渐向城市化发展,其现代化建设程度越来越高,能够容纳的人口和愿意从地球移居火星殖民地,去那里工作、赚钱、谋生的人们也是越来越多了,但除了人类集中居住区之外,其它广阔的火星地域仍是一片荒凉的外星世界,而且集中居住区内的综合环境宜人程度,也完全不能与地球上的哪怕是普通城市相提并论。
充满冒险精神的星际探索是令人崇敬和神往的,而日复一日的采掘矿产和资源输出劳务则是平庸和无聊的。就像恋人热恋时的某些时刻多么美好,有时会让人联想只有结婚才能让这种爱情的感觉永驻,但事实上,婚姻更多时候反而会决然的把这份关系带入另一个阶段,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房贷、每天上下班通勤、养育小孩那样。
所以尽管一旁的殖民地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但火星殖民地对于地球而言却已再无新鲜感和神秘感。相反地,由于这种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在火星上工作和谋生成为了一份让人看起来更为艰苦和艰辛的差事,对在火星上从事的采矿等行业的一般殖民地居民而言,他们更容易被视为低等社会地位的底层劳动者,甚至还被冠以了“火星流放者”的歧视性称谓。这种境况,使得在火星殖民地居民面前,在人类文明母星生活和居住的地球居民,他们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虽然太阳系对于整个宇宙而言非常渺小,但对人类而言却是一片很广阔的探索空间。依据在建造和太空组装“火星穹顶”磁盾装置过程中累积的丰富经验和科技进步,银河历元年(公元2100年),当第一批星际开拓者居民开始移居火星时,人类对水星亦同步启动了一项名为“墨丘利之翼”的太空装置组装工程,但“墨丘利之翼”计划并不是要在水星上再造另一个磁盾,水星与火星的自然环境毕竟大不相同。
“墨丘利之翼”计划旨在水星的南北极,在这两个常年恒温的水星极地环形山上各安装出一套巨大的矩阵式反光镜阵列,把强烈的太阳光反射到环形山底部,只要太阳的光度适宜,那里就能得到适宜的温度。
如此一来,在水星的南北两极仅需要建立一个着陆基地,再建造少量的密闭式生活区,就能达到仅驻扎极少数工程人员,依靠人工智能,通过指挥和操作工业机器人,在水星上完成资源勘测及矿产采集工作。如果这一过程顺利,根据科学家们的设想,在“墨丘利之翼”的庇护下,下一步甚至可以考虑将环形山用有机透明材料密闭起来,创造出一个局部有空气的人类生存空间,利用水星有冰存在的极地环形山,建造出一些适合人类生存的定居点来。WwW.XiaoShuo530.com
科学家们强烈希望将人类送到水星的主要原因非常简单:人类拥有机器人不具备的能力,即使现今人类已掌握先进技术,AI人工智能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机器人的行为能力仍然是有限的,机器人只能依靠人类提供精准、详细的指令,让它们自己思考或者思维运算。
人类完成水星探索任务所需时间较高效。尽管使用载人飞船运送工程人员抵达水星,并建立着陆基地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规划和实施,相比之下机器人勘测更容易实现,但是科学家们则认为:更科学高效的工作将在更少的时间内完成,人类在水星上可能进行1-2年的科学勘测,机器人则需要100-200年来完成。
就像工业机器人可以用机械臂去采集岩石和矿产,随载的科学仪器立即分析这些物质,使用相机拍摄高分辨率图像。但是机器人不能看到或者感触到自己发现的样本,也无法自己做出判断,它们没有人类的智慧、直觉或者推理能力,也没有足够帮助他们做出决定和结论的生存经验,如果它们周围环境迅速发生变化,就会受别人的摆布控制。然而,人类天生具有“优胜劣汰”的竞争观念,他们会适应环境变化而顽强地生存下来,人类的品质和行为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如果要探寻水星的秘密,那些不畏沉闷太空旅行的人们需要前往水星进行探索。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水星便像是一个重新孕育的婴儿星球一般,静待着新生命运的到来。
相较于火星的欣欣向荣,水星的平静孕育,地球却并不太平。
银河历39年(公元2139年),为了争夺剩余的战略资源,地球黄、红、绿、紫四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后来这在历史上被称为“银河第一次资源战争”。
国力最强的当属地球红国,在其君主赤色风暴大帝的领导下,地球红国以强大的战略和军力完全主导了战局。“银河第一次资源战争”持续了大约1年时间后,四国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约定停战。战后地球四国的实力分布为,地球红国仍然居首,黄国次之,绿国第三,紫国最末。
火星上的四个殖民地属国,面对地球上发生“银河第一次资源战争”的乱世时局,四国领主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共同克制,相互约定不卷入地球的这场大规模战乱,对地球四国各自要求派出兵力支援的命令亦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或是干脆置之不理,以共同维持火星各殖民地属国当前和平发展的局面。
但战争,战争从未改变。
火星的和平格局,直到后来一种外号被世人称为“恶魔之石”的玛尔斯晶矿矿脉,于银河历48年(公元2148年)在火星地层深处被一支采掘队意外发现后,开始出现松动。
玛尔斯晶矿,其名取自于人类对红色火星的称谓Mars,那亦是罗马神话里战神的名字。对这种晶矿的矿脉,人类从未见过,在人类早期对火星进行的可移居探测过程中也从未被发现。
它的色泽呈通体血红色,有着微弱的透光度,其粒度可从巨粒到晶质,其矿脉也显现出一般认为表示在空间生
第1章 起源[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