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  权力意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3章[3/3页]

  〉

  道德的不宽容性乃是人虚弱的表现:因为人担心自己的“非道德性”,人必须否定自己最强劲的欲望,原因在于人还不知道利用它们。这样一来,世间这最富庶的地带久久地荒芜着——这里没有本来能当主人的力……

  〈558〉

  “自在之物”是荒谬的。假如我们不考虑一切关系、“特性”、物的“活动”,那么剩下的也就没有物了。因为,物性是专为逻辑的需要才由我们臆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为了便于说明和阐述的目的(为了把种种关系、特性、活动联系起来)。

  〈1035〉

  就上帝而言,近代人通过上帝的不断道德化施展了自己理想化之力——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绝不是什么好事,而是人的力量被剥夺了。其实,事情的反面倒是对的,而且已有这种征象。上帝,被认为是脱离道德的存在物,生命内部充满对立的紧迫感,并且在神性的痛苦中使对立得到拯救、辩护——上帝就是彼岸,就是“善与恶”这样的可怜的蹩脚道德的上司。

  〈202〉

  这曾经是前所未有、灾难无穷的自大狂:——假如这些虚伪的渺小的怪人开始标榜“上帝”、“末日审判”、“真理”、“爱”、“智”、“神圣精神”等等字眼,并借以同“世人”划清界限;假如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需要颠倒价值,好像价值就是余下的全部意志、盐、标准和重量,那么人们只需给这帮人准备好疯人院就行了,用不着再操别的心了。说别人迫害他们了,这本是古希腊风格的傻话。因为那是小题大作了,等于抬举了他们。

  形成灾祸之因有二。首先,世界上一类相似的自大狂以前表现为犹太自大狂(——犹太教徒和基督徒之间的鸿沟一旦形成,犹太人基督徒为了保存自己不得不再次情不自禁地启用犹太人本能发明的自我保存程序——);其次,希腊道德哲学为了为希腊人甚至罗马人准备和美化道德狂热而无所不用其极……柏拉图乃是衰退的中间桥梁。首先,他闭眼不看道德的实质,他用自己发明的“善”的概念就已经亵渎了希腊诸神,他已经具有犹太人的伪善了(——在埃及?)

  〈571〉

  拿我们根本不了解的物来笼统强调生命,是因为这样做有个优点。因为这样一来谁也认不清物是什么,这是康德的愚蠢之处,是着意迎合道德形而上学需要的结果。

  〈188〉

  人们对基督教以外的所有生命的评判是大大不以为然的。因为,把自己的宿怨设想得很卑鄙,这并不使他们感到满足,他们绝不需要对一切异己来一次总体诽谤……下贱和狡诈的灵魂同神圣的枉自尊大相安无事,第一批基督徒就是见证。

  未来:他们在这方面可以大捞一笔。他们是世间最肮脏的一类人。基督的一生可以这样来概括,他争得了预卜的权利,因为他的行为就是让预卜能够获得权利……

  〈66〉

  “请你们放简单些吧!”——复杂的、不可捉摸的肾脏检验器向我们提出这种要求,这种要求就是简单的傻气……你们放自然些吧。可是,假如恰恰是“不自然的”,又怎么自然得了呢……

  〈197〉

  心理学的前提:无知和非文化,恬不知耻的不学无术。因为,大家想像得出,雅典城中心有这样一些恬不知耻的圣徒。

  ——犹太人那种“选民”的本能:他们为自己占有了一切美德,并且认为,世界其余部分都是他们的对立面,这深刻表现出卑鄙的灵魂;

  全然缺乏现实的目的,实际的使命,因为人们要实现这些就需要一种不同于小人的美德。——国家剥夺了他们从事此种工作的权利:尽管如此,这个恬不知耻的民族照干不误,好像他们本来就无求于国家似的。

  “好啦,你们可不要变得像个孩子啊!”。啊!我们距离这种幼稚的心理学多么遥远啊!

  〈298〉

  “为道德而道德”——是他们非自然化的重要阶段。因为,道德甚至作为最高的价值出现。这个阶段,道德本身贯穿着宗教。比如,犹太教。同样,也有这样的阶段,其间道德又使自身脱离宗教,对道德来说,任何上帝都不够“道德”。于是,道德转而偏爱非人格的理想……如今的情况就是如此。

  “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原则具有相同的危险性。因为,这样一来,人们就把一个虚假的对立搬进了事物,结果造成对现实性的否定(“理想化”到了令人讨厌的程度)。假如人们由现实的东西得出一个理想,那么人们就会攻击现实,使其贫困化,诋毁它。“为美而美”,“为真而真”,“为善而善”——这是憎恨现实的三种形式。

  ——艺术、认识、道德,三者都是手段。因为,人们不认为它是提高生命的意图,人们把它们相应地变成了生命的对立面,变成了“上帝”。——似乎就像更高世界的启示,而这个世界又通过这些启示增长了某些见地。

  “美和丑”、“真和假”、“善与恶”——这些区别和对抗暴露出生命和提高的条件,非指一般人的,而是指一种坚实、持久、排斥对立的综合体的。由此引起的战争乃是根本的:是使强化孤立的隔绝手段……

  <203>

  这些渺小的群畜道德根本不会导致“永恒的生命”,可它们就这样登上了舞台,某某具有美德,这也许是很聪明的作法,但是对这场戏的观众来说,无论如何这仍旧是所有演出最可笑的一幕。假如这场戏演得就像完美的可爱的小绵羊般的温顺,那么人们无论是上天,还是入地,都不会得到特权;因此,人们充其量不过是一只小巧可爱长着角的傻绵羊而已——前提条件就是,人们不要虚荣心十足,摆出执法者的派头大出洋相。

  这里,渺小的道德,由于花花绿绿的装点显出光怪陆离的样子——活像是神性特质的反照!

  原则上说,每种美德的自然意图和功利性都是缄默的;它们只有相对神性的戒条、神性的榜样、彼岸和宗教财富。这才是有价值的。(五光十色;真好像事关“拯救灵魂”的大事似的。不过,这只是以尽可能多的美妙情感来“保持”康宁的手段。)

  〈182〉

  犹太教的传教士们都懂得把自己要求的一切都说成是神性的章程,当作针对上帝戒条的后果效应……同理,服务于保存以色列和以色列的生存可能的东西(譬如,一系列“仪式”;割礼、牺牲崇拜——此乃民族意识的中心)不是引荐来作为自然,而是成了“上帝”。——这个过程继续着;在“仪式”的必然性未被感觉到的犹太教内部(即作为针对外界的离群索居),可以设想一种教士般的人来,他们对贵族的态度很像“高贵天性”;灵魂具有无偏见和几乎是自发的传教士特性,因为灵魂为了尖锐地突出自己的对立面,便不注意“仪式”,而注重“信念”了……

  根本说来,这里的问题又加了一种特定的灵魂类别:似乎一个教士的民族发生了民族起义似的——来自下层(罪犯、税吏、女人、病夫)的传道运动。拿撒勒的耶稣就是他们认识自己的标志。为了能够信仰自身,他们再次需要神学基督变容说。为了给自己创立信仰,他们同样离不开诸如“上帝之子”这样的虚构……同教士们歪曲以色列的全部历史酷似,在这里,有人再欢试图篡改人类的全部历史,以便能使基督教成为以色列的根本大事。这一运动只有在犹太教的土壤里才有可能产生。因为,犹太教的主要作为就在于同罪恶和不幸纠缠不休,并把一切罪过都归结为对上帝的犯罪。那时,第二大势力便是基督教。m.XiaoShuo530.Com

  〈215〉

  基督教乃是群畜道德的非自然化过程,因为受到绝对的误解和自我迷惑的影响。民主化乃是这种自我迷惑的自然形态,虚伪的东西要少一点。

  事实:被压迫者、低贱之人,芸芸众生的奴隶和半奴隶在觊觎权力。

  第一阶段:

  他们自己解脱自身——他们发动自身,首先是虚构,他们彼此相认,他们要使自己成功。

  第二阶段:

  他们进入斗争,他们想要得到承认,要平等权,要“正义”。

  第三阶段:

  他们要求特权(——他们把权力的代表拉到自己一边)。

  第四阶段:

  他们想要独揽大权,他们享有大权……

  在基督教中要区分以下三大要素:

  a)各种形式的被压迫者;

  b)各种形式的平庸者;

  c)各种形式的败类和病夫。

  基督教同第一要素一起为反对政治权贵及其理想而战;同第二要素一起反对各种形式的出类拔萃者和特权者(精神的、感性的);同第三要素一起反对健康、幸福之人的自然本能。

  假如基督教取胜,那么第二要素就会出现在前台;因为那时基督教就会说服健康者和幸福者跟着它走(作为基督教的事业而战的斗士)。同样,对强者也是如此(由于他能制服芸芸众生,所以令人感兴趣),——而如今,基督教就是群畜本能,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平庸性都是宝贵的,因为他们通过基督教获取了自己的最高认可。这种平庸天性最终要达到如此程度的觉悟(——取得了对自身的勇气——),他们也会在政治上承认自己有权力……

  民主制度乃是自然化了的基督教。既然基督教由于极端的反自然性而被相反的估价克服,它就成了“返回自然”的一种形式。——结果:贵族政体的理想开始非自然化。(“高等的人”、“高贵”、“艺术家”、“激情”、“认识”;作为特殊者、天才等等崇拜的浪漫主义。)

  〈210〉

  请读一读《新约全书》这本诱惑之书吧!它本能地征用了道德,因为人们利用它赢得了公众舆论,——而且是理想的羊群所认可的极其可怜的美德,别的什么也说不上(包括牧人在内——),因为,它是道德的一种渺小、柔顺、善良、乐于助人和醉心入迷的形式,它对外界毫无所求,——它把“世界”同自身判若两界。它无端狂妄自大,好像人类的命运就是这样围绕着它来旋转一样;它认为一方的教区是权利,另一方的则是谬误,是永世的下流痞和垃圾。对一切有权力者抱有莫明其妙的仇恨。但是,并不动手!它是内在的超脱,外表则一仍其旧(任人驱使、奴性十足;善于把一切都变成为上帝和美德效劳的工具)。

  .258wX.cOm努力打造国内最新最全最大的全本小说阅读网站

第13章[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