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7章[1/3页]
〈948〉
荣誉概念:基于对“善良社会”、骑士般的主要特质、持续出现的义务的信仰。根本问题是,人们不可过份看重自己的生命;在所有与我们有接触的(起码,他们同我们不属一类)人那里,既不要显得过于亲昵,也不要过于温顺;既不要过于开朗,也不可过于谦虚,同等身份除外;人们总要抛头露面。
〈208〉
《新约全书》载有针对高贵者和强者的斗争,就像《狐狸莱茵纳克①》里描述的斗争那样,手法相同:总是用传教士般的甜言密语和义正词严的拒绝的手法,以便叫人知道它的厉害。
①歌德于1794年出版了六脚韵诗集《狐狸莱茵纳克》,指童话里的狐狸先生。——译者
〈30〉
我们为基督教而存在了差不多两千年之久,因此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的时代来临了,我们会丧失假我以生的重力——我们有很长时间不知何去何从了。我们突然闯入相反的估价,用同一个能量标准,因而使人产生对自己的极端过份的估价。
现在,一切事物都变得虚伪透顶,“前言不搭后语”,软弱,或过度紧张:
a)人们尝试找到尘世的解决办法,但本着同一个含义,本着真理、爱情、正义(社会主义:“人的平等”)这种最终胜利的意义;
b)同样,人们坚持道德理想(以非利己主义、否定自我、否定意志为宗旨);
c)人们甚至试图坚持“彼岸”:尽管它不过是违反逻辑的未知数X;不过,人们马上解释说,可以从这个未知数中求出一种老式形而上学的慰籍来;
d)人们尝试着老式的神性引导,由现象中悟出酬报性的、惩戒性的、教育性的、劝世向善性的事物秩序;
e)人们一如既往地信奉善与恶,以致人们把善的得胜,恶的消亡引为己任(——这是英国式的:典型事例就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这个蠢货);
f)蔑视“自然性”、渴求、自我:甚至尝试把最高的精神性和艺术理解为非人格化和漠然处世的结果;
g)人们还允许教会长期干预私生活中所有重大事件和主要纠葛,目的是使人们对此郑重其事、另眼看待。因为,我们始终离不开“基督教国家”、“基督教婚姻”——
〈793〉
我的“未来”:——一种紧张的多技能训练。服兵役:以致一般来看,第一个出身高等门弟的男子都要成为军官,管他是谁。
〈56〉
欧洲虚无主义的分期。
不明朗时期,种种探索,老的入藏了,新的又不放行。明朗时期:大家明白了,老的和新的是对立的。也就是说,老的价值出自下降的生命,而新价值则来源于上升的生命——;明白了,一切老的理想都是敌视生命的(源于颓废,又决定着颓废,不管那安息日的道德点缀得如何眼花缭乱)。我们了解老的,而我们又远远没有强大到能够达到新的。
三大激情时期:蔑视、同情、破坏。
灾难时期:兴起了旨在筛选人类的学说……它促使弱者和强者下定决心——
〈904〉
缺乏“自由精神”的智慧:要使健壮的天性更健壮,使之具有担当伟业的能力;使平庸的人萎靡消亡,原则是一个:——
怀疑——豁达——试验——自立。
〈524〉
“意识”的作用。——不可忽视“意识”的作用,这是根本大事。因为,这是我们同意识发达的“外界”的联系。相反,管理,亦或保护以及与身体功能的共同效应有关的谨慎,却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作为精神的入藏也不行。因为,这要设立一个最高审核机关。毋庸置疑,那里要有一个领导委员会,以便使不同的主要欲望能够行使表决权和权力。“快乐”、“痛苦”乃是这方面的暗示、意志行为也是一样。观念,也是如此。m.XiaoShuo530.Com
总而言之:我们不掌握的因果关系始终左右意识现象——意识中,思想、感情、观念的层次序列根本没有说明这个结果就是因果的结果。但是,表面看来,极而言之,意识就是如此。从这个表面现象出发,我们建立了精神、理性、逻辑等等一整套观念(——不是包罗万象,因为,这种合题和统一性是虚构的),而上述观念又会投射到事物中和事物后面!
通常,人们认为意识本身乃是整个感觉器官和最高审理部门;因此,它只是可知性的工具。因为,它是在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而且与交往的利益相关……这里所说的“交往”也可以理解为外界的作用和我们一方必然出现的相应反应;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作用也是如此。它不是引导,而是司引导的器官。
〈921〉
手段,借助于它来保持一种强大的种类。
证明自己有权行使特殊行动;把这一点作为自我克服和自由的尝试。
进入不许非野蛮人存在的状态。
通过禁欲主义使自身达到意志力的优势和肯定性。
不要吐露心曲;沉默;谨防高雅之态。善于服从,方法:测试自我保存。文饰光荣历史的诡诈。
不要断定“人之所欲略同”,而是相反!
报复,可以还报,这是处事的特权,是表彰。
不要觊觎他人的美德。
〈936〉
贵族政体说。群畜理想——现在已经登峰造极,成为“群居”的最高价值设定。因为,应该尝试赋予群居一种宇宙的也就是形而上学的价值。——为了反对群居,我主张贵族政体说。
一个内心深处保存着对自由的顾及和敏感的团体,要有一种特殊感,并且应该具有决定自身的权力,权力会使团体显出清晰的轮廓,但权利与团体是敌对的,因而团体不理睬权力。
我放弃的权力愈多,就愈降身以从,而讲求平等,我就更深地陷入平庸性的统治,最终受治于乌合之众。一个贵族政体社会,为了在其成员间保持高度的自由,就要以极度的紧张为前提,这种局面产生自与所有成员截然相反的欲望,也就是要求统治的意志……
假如你们真想取消明显的对立和等级差别,那么你们也就会失去强烈的爱、高等的信念、自为的情感。
论自由群居和平等群居的真正心理学。——什么会减少?
要求自负其责的意志乃是自治制度没落的象征;是防卫和进攻的能力,最精神性的事物也不例外;是发号施令之力;是敬畏、隶属、沉默能力的意志;是伟大的激情,伟大的使命。
悲剧,乐天。
〈80〉
论对大话的批判。——我对人们通常称之为“理想的东西”,充满了恶意和怀疑。因为,我在理想方面的悲观主义就是,我明白了“高等的情感”乃是不祥的根源,也就是使人渺小和贬值的根源。
假如人们从一种理想中期待某种“进步”,那么每次都要上当。理想的胜利每次都是往复的运动。
基督教、革命、奴隶暴动、平等权、慈善事业、和平之爱、正义、真理,所有这些大话只有在斗争中才有价值,作为旗帜,但不是现实,而是炫人耳目的字眼,醉翁之意不在酒(明说,就是在于这些字眼的反面!)
〈559〉
“原来具有特质的事物”——乃是教条观念,人们要断然抛弃才是。
〈782〉
“不断增长的个体自治制度”:像富耶①这样的巴黎哲学家们谈论过上述问题。这帮人倒是应该参观一下群畜种族,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你们,未来的社会学家们,请睁开眼睛吧!个体在相反的条件下变得健壮了,而你们笔下的人,则萎蘼不振了,因为,你们的目的就是如此,并且为此而需要旧理想的全套骗术!你们会这样办的,所以你们认为,你们的群畜真正需要的就是理想!
①阿尔弗雷德·富耶(1838—1912)——法国哲学家,主张以柏拉图为出发点的进化论唯心主义。——译者
心理学是毫无诚实可言的!
〈341〉
理想的来历。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理想赖以产生的土壤吧。
A、从“美学的”状态出发,在这里,世界显得更丰富、更圆满、更完美——。异教的理想:其中自我肯定占据优势(人们会放弃——)。最高典型:古典的理想——它表现了具有一切主要本能的成功者。同时,表现了最高的格调,伟大的格调。也就是“权力意志”的本身。人们担心的本能敢于改邪归正。
B、我们的出发点就是那些使世界变得更空虚、更苍白、更贫瘠的种种状态,在那里,“精神化”和非感性占据着完美者的品级;那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残酷、直接动物性和间接动物性(——因为人们是会总结、会选择的——)。“智者”、“天使”,传教士=处女=无知,这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心理学特性——贫血的理想。这有可能就是首先阐述异教理想的人的理想(因此,歌德称斯宾诺莎为自己的“圣徒”)。
C、有些状态使我们感到,世界要比我们臆想或希望的理想的世界更荒唐、更糟糕、更贫困、更易上当,这即是我们的出发点(——人们要否定,人们要消灭——)。理想向反自然、反事实、反逻辑之物的投射;作出此种判断的人的状态(——世界的“贫困化”是痛苦造成的结果。因为,人们虽然取之,但不予之——),这是反自然的理想。
(基督教理想介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它是中间产物,时而侧重于第一种,时而侧重于第二种。)
三种理想:A、或者是生命的强化(异教的)、或者是,B、使生命贫瘠(——患贫血症的),或者是,C、否定生命(——非自然的)。“神性化”的感觉:处于高度的充盈中——处于极精巧的选择中——处于对生命的蔑视和破坏中。
〈24〉
虚无主义不仅考察了“徒劳无益”,而且相信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要毁灭。因为,人们动了手,所以要毁灭……这是不合逻辑的,假如可以这样说的话。但是,虚无主义者却不相信逻辑的必要性……这是强者和坚强意志的状态。因为,对这样的人来说,
第17章[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