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3页]
quo;的意思?那你就错了!“看”指的是用双眼看,看到的是有局限性的,而“观”是用心去“观”,洞察世间的善恶疾苦,五蕴所在,这个字也是告诉世人,眼睛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要用一颗慈悲之心,感恩之心去“观看”,当你用心去“观”某一个东西或事情以及众生的时候你会发现与双眼所“看”到的有很多的不同,所以这第一个“观”字,包含了很多很多,“观”自身,“观”众生,“观”五蕴!“观”自在!自在顾名思义“自由自在”,这里的自由自在是指摆脱了有漏有取的蕴等系缚,而得身心的自由自在,佛经上说,八地以上的菩萨,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通达真理,断我法执,度生死苦,即:观自在。“菩萨”即时大慈大悲,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就是说可以解释成。因为,唯有证入圆满的涅盘,才能完全解脱三界轮回的生命困境。而想证入圆满的空慧,必须”老实修行〃,而且不只是行,还要“行深”,就是必须把这“般若”的大智慧深化到生命的最深处,如此方能在面对任何外境时,保持如如不动的自性,这句才巧妙的点出“行深”二字,因为这才是实修的关键之处,如果没有念兹在兹、须臾不离的保持般若,便没有办法真正解脱三界、永断轮回,“照见五蕴皆空”,就是通过观照的方法,见到了色、受、想、行、识的本体都是空的,没有一个实实在在、永恒不变的存在!“度一切苦厄”说:一,生苦。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职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3页]